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龙蛇飞动从椽笔,昔看公孙舞剑来。
何得却知颠草妙,为随宾客到金台。
这是一首描写书法和剑舞艺术,同时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的诗句。首句"龙蛇飞动从椽笔",形象地描述了书法之美,如同龙蛇一般生动活泼,从笔端流淌而出。"昔看公孙舞剑来"则是引用古代公孙大娘教剑的典故,表达对剑舞艺术的赞赏和记忆。
接下来的两句"何得却知颠草妙,为随宾客到金台",则转换了情境。诗人似乎在自问,如何能够理解那如同颠草般飘逸的书法或剑舞之美,然后又轻描淡写地提及自己将跟随宾客到达某个地方,可能是指送别。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欣赏,也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与惆怅。每个字眼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首极具文学价值的佳作。
不详
谁将蜀柳赠行人,曾伴灵和殿下春。
笑煞后来门下客,风流不似乃翁身。
光芒先已动台躔,子舍修书正妙年。
奏对八砖看白日,文章万选敌青钱。
燕子楼成月满栏,缕金衣就酒翻澜。
从前乐府知多少,再到东山记谢安。
天子清閒问侍臣,当年张姓复其名。
金瓯已洒银钩字,庭下宣麻不用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