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六)细竹

森森汉宫竹,托本异孤生。

玉砌缘根迸,朱栏与笋平。

朝烟生密翠,晚影漏斜明。

应待女娲采,参差凤琯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茂盛的汉宫竹林,扎根独特独立。
洁白的玉石台阶,竹根蔓延生长,与红色栏杆齐平。
早晨的雾气中竹叶翠绿繁密,傍晚的余晖透过竹影斑驳照耀。
它们等待着女娲的到来,好被选入精致的凤箫,带来清音缭绕。

注释

森森:形容竹林繁茂的样子。
汉宫:指古代中国的宫殿。
玉砌:用玉石装饰的台阶。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凤琯: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像凤鸟的鸣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六)细竹》,通过对汉宫中的竹子进行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森森汉宫竹"开篇即点出竹子生长在宏大的宫殿之中,形象生动;"托本异孤生"则强调了竹子独立不群的特质。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玉砌缘根迸,朱栏与笋平",描绘了竹子沿着玉石台阶蔓延,与红色栏杆齐平的景象,展现出竹子的坚韧与生机。

"朝烟生密翠,晚影漏斜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林在早晨雾气缭绕时的青翠欲滴,以及傍晚时分光影斑驳的静谧之美。最后,诗人以"应待女娲采,参差凤琯清"作结,想象这些竹子或许会被女娲选中用于制作神器,暗示其高洁之品性和在宫廷中的特殊地位,同时也寓含了对竹子清雅气质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汉宫竹的生长环境、形态特点和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欣赏和敬意。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延羲阁牡丹

花中第一品,天上见应难。

近署多红药,层城有射干。

生虽由地势,开不许人看。

天子何时赏,宫娥捧玉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和胡公疏送屿师移居宝光寺

宋日天王寺,梁时太子园。

地犹随世变,物岂与人存。

欲问移居意,还应避俗喧。

相期唯有月,夜夜在高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开国勋庸大,重城邸第宽。

枯杨映楼角,蔓草被墙端。

不见分香妾,空馀斗鸭阑。

谁来悲孔雀,金翠羽毛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和梅花

时时不甘春著力,年年能占腊前芳。

水边攀折此中女,马上嗅寻何处郎。

山舍更清栽作援,凤楼偏巧学成妆。

团枝密密都如雪,野雀飞来翅合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