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张之洞对中国古代伦理观念的反思。首句“父矢忠良子党新”,表达了父亲对忠诚和良知的坚守,期望儿子能继承这种美德。然而,“五行七略却无伦”暗示了现实社会中道德准则的混乱,可能指当时社会风气偏离了传统的伦理规范。
“传家不独遗经贵”,诗人强调家族传承不仅仅是传授经典学问,更重要的是品德与人格的延续。最后一句“恐有含饴沦牡人”,则以忧虑的口吻警告,即使家庭教育再重视,也担心有人在物质诱惑下迷失,忘记初心,如同含着糖而堕落的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的深刻关注,体现了张之洞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对世风日下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