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郴赴永州过衡阳简张地山

郴水复潇水,停舟又换舟。

衡阳三度过,生事一年浮。

与子各华发,闲情付白鸥。

前途正辽阔,斜日下汀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雨春在从郴水前往永州的旅途中,途经衡阳时的情景和心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

首句“郴水复潇水,停舟又换舟”,开篇即点明了旅途中的辗转与变换,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行进过程中的舟行水路,以及由此带来的暂时的停留与再次启程。这种不断变换的场景,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人生的多变与不确定性。

接着,“衡阳三度过,生事一年浮”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漂泊感。诗人三次经过衡阳,一年的时光仿佛都在这不断的迁徙中流逝,生活似乎也随着舟行而变得飘忽不定。这里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移动,更蕴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与子各华发,闲情付白鸥”则转向了对同旅者的描写,两人皆已白发苍苍,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痕迹。在这短暂的旅途中,他们将闲适之情寄托于自由自在的白鸥之上,或许是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亦或是对未来未知的期待。这一细节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淡泊心境。

最后,“前途正辽阔,斜日下汀洲”以景结情,展望未来。辽阔的前路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而夕阳西下,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诗人站在汀洲之上,看着斜阳渐渐沉入大地,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风景与人物情感的交织,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

王雨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

绕屋参差竹,当窗屈曲松。

泉声琴韵合,扇影月光融。

粉滴香莲雨,凉生细柳风。

园林无暑到,长夏与秋同。

形式: 五言律诗

七夕闻纺织虫

虫吟如纺织,繁响入高楼。

有意催刀尺,无心约女牛。

随风来远树,带月报新秋。

只许闺人听,休教动旅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姚秋圃姊丈北还

故人今又去,怅望板桥西。

岸树遮帆没,寒云隔浦低。

罕聆言似药,谁共醉如泥。

仍作他乡别,何年罢鼓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海州房山道中

长途愁酷暑,何处觅清凉。

树密藏山寺,云深护石房。

呼童空谷应,濯手野泉香。

不觉停车晚,钟声已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