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首句“江左十年别”,点明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之长,以及地点在江左,即长江以东地区,营造了一种时空的距离感和离别的哀愁。次句“儒冠载道身”,则展现了诗人自己作为儒家学者的身份,以及在道路上行走的形象,暗示着他在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的路上不断前行,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伴随其左右。
后两句“芙蓉峰上月,兰芷意中春”,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将月光比作芙蓉峰上的月,将春天的气息比作心中的兰芷,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象征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月光如水,清冷而明亮,象征着友情的纯洁和永恒;心中兰芷,芬芳而持久,寓意着友情的深厚和长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