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月下,欣赏明月的情景。首句“此夜看明月,悬如镜在庭”以“镜”比喻月亮,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明亮与清冷,仿佛一面悬挂于天际的镜子。接着,“即令心境白,安得鬓丝青”两句表达了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心境虽已如白纸般纯净,但容颜却无法保持青春的青丝。
“槎客他年到,裳歌何处听”则引出了对未来的遐想与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槎客(泛指远行之人)或许会再次来到此地,但那时的欢歌笑语,又该在何处寻觅呢?最后,“冯谁纪佳兴,十日六登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难以捕捉和记录的无奈,即使每日多次登亭赏月,也无法留住那些美好的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凝望,以及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