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于祉燕的《游道士谷(其二)》描绘了一幅山川秀美的画面。首句“西岭出层霄”展现了西岭山势高峻,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东峰拂高鸟”则描绘了东方山峰轻柔地掠过飞翔的鸟儿,富有动态美。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纡回千径通,诘屈百灵绕”描述了山谷中蜿蜒曲折的小路和环绕的自然精灵,给人以神秘而幽深之感。
诗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石树木,如“石疑虎豹蹲,树俨龙蛇掉”,形象生动,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行走艰难的部分,“畏践荦确翻,惯扪松鳞老”写出山路崎岖,松树苍老,增添了探险的趣味和挑战。
登塔部分,“古塔未易登,仟诗读难了”表达了攀登古塔的不易,以及对诗文深沉内涵的探索。在登塔过程中,“耳聋觅前呼,目眩俯下杪”描绘了视觉与听觉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游历的艰辛与乐趣。
最后两句“挟胜兴益浓,辞幽心尚杳”表达了诗人沉浸在美景中的浓厚兴致,以及对山谷深处景色的向往。然而,当到达山脚回顾所经之路,“不辨但窈窕”,只能用“窈窕”二字形容,流露出一种朦胧而迷人的美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士谷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游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