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三日大雪与同宗弟文昌饮谌时忽落一齿遂赋

垂老验盛衰,深凭齿与发。

发白叹吾衰,齿落衰已极。

利害发不任,养生资齿力。

无问藜与藿,得以娱朝夕。

次第相动摇,世事嗟何及。

吾舌虽云存,苦乏仪秦术。

修短未遑徵,得酒姑自悦。

天公搆巧思,六花舞飞雪。

倏盈还忽消,鸿爪无遗迹。

古来豪杰士,文字略相识。

是非纷与夺,视今如视昔。

寄言后来者,人生当自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所作,题为《十二月初三日大雪与同宗弟文昌饮谌时忽落一齿遂赋》。诗中,诗人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通过“垂老验盛衰”表达对岁月流转、身体衰老的感慨。他观察到牙齿脱落,意识到这是衰老的明显标志,感叹“齿落衰已极”。诗人认识到牙齿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认为保养牙齿是维持生活力的关键。

接着,诗人提到即使生活简朴,只要有藜藿(粗食)相伴,也能享受朝夕时光。他感叹世事无常,时间匆匆,“次第相动摇”,暗示生命的脆弱和无法挽留。诗人自嘲没有像张仪、苏秦那样的辩才,“吾舌虽云存,苦乏仪秦术”,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谦逊。

在大雪纷飞的场景中,诗人借景抒怀,欣赏雪花的美丽与瞬息万变,寓意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鸿爪无遗迹”形象地描绘了雪后世界的洁净,也象征着过往的痕迹难以追寻。诗人以历史上的豪杰为例,指出是非纷扰,古今皆然,告诫后人要懂得自我调适,享受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生命衰老的沉思,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淡泊情怀。

收录诗词(601)

郭钰(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 籍贯:吉水
  • 生卒年: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

相关古诗词

峡江道中

去乡已百里,避地何时转。

历历墟里殊,稍稍语音变。

妖狐似鬼啼,落日人烟远。

遥睇层峰高,平地是交战。

流水为谁哀,呜咽相迎饯。

形式: 古风

过罗仁达别墅

架石束飞涛,结庐枕幽谷。

缥渺紫翠间,孤松立双鹤。

主人坐清阴,候我渡溪曲。

盘涡抟落花,茶烟出幽竹。

相对淡忘言,月明山下宿。

形式: 古风

二月十八日陇洲夜渡

江波展素月,好风吹衣巾。

扁舟动寒碧,恍朗开金鳞。

心清挹沆瀣,神游挟仙真。

独恨迫兵火,仓皇来问津。

岂不欣所遇,终焉衔苦辛。

君王甚神武,何时息战尘。

归舟如到此,月色应更新。

为君换美酒,长歌酹江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别李腾还乡

别离古云苦,况值兵未休。

慈乌夕反哺,蝮蛇寒出游。

料事每成错,去住难自谋。

东风捲飞雨,添我双泪流。

凭君见亲旧,道此情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