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分秀堂

南山有佳色,偃蹇谁能分。

如何公子堂,卧看南山云。

公子秀公族,高标出尘氛。

总戎亦何事,晏坐参垆薰。

晴空万剑戟,卫此明将军。

鄙夫在蒲城,簿书剧丝棼。

青山不到眼,终日无一欣。

寄声幸分我,与子同清芬。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驹所作,名为《题分秀堂》。诗中描绘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官场琐碎事务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与友人共享清雅之趣的愿望。

首句“南山有佳色,偃蹇谁能分”以南山的美丽景色开篇,引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这种美好事物的渴望。接着,“如何公子堂,卧看南山云”一句,通过对比公子堂内的安逸与窗外山间云雾的自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不满。

“公子秀公族,高标出尘氛”赞美了公族的高洁品质,同时暗含对自身官场生活的反思。接下来的“总戎亦何事,晏坐参垆薰”则通过描述一位将领在军营中的闲适生活,反衬出诗人对自己忙碌官场生活的无奈。

“晴空万剑戟,卫此明将军”一句,将晴空比作剑戟,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象征着守护国家的明将军,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祝愿。

最后,“鄙夫在蒲城,簿书剧丝棼”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他在蒲城处理繁杂的文书工作,感到身心俱疲。“青山不到眼,终日无一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以及对日常官场生活的厌倦。

“寄声幸分我,与子同清芬”则是诗人向友人发出邀请,希望能够在清雅的环境中共同享受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有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同时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心灵归宿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题默轩

李君诵兵法,辨若悬河流。

时平弃不用,胸中郁奇谋。

三年莲勺卤,一室藏深幽。

默翁笑自谓,晏坐无馀求。

不言非真默,但与木石俦。

说默默时说,吾闻诸前修。

君看古宗密,妙义难为酬。

及谈不二门,则卷机锋收。

我以辨自喜,穷思戒摩兜。

君宜尚勉旃,负杖从吾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王内翰家李伯时画太一姑射图二首(其一)

太一真人莲叶舟,脱巾露发寒飕飗。

轻风为帆浪为楫,卧看玉宇浮中流。

中流荡漾翠绡舞,稳如龙骧万斛举。

不是峰头十丈花,世间那得莲如许。

龙眠画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

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

玉堂学士今刘向,禁直岧峣九天上。

不须对此融心神,会植青藜夜相访。

形式: 古风

题王内翰家李伯时画太一姑射图二首(其二)

海上仙山邈云水,神居缥缈凌虚起。

风餐露宿不知年,八极浮游一弹指。

何人纸笔作此图,细看尚恐冰为肤。

便欲凭轩问连叔,却愁挂壁惊肩吾。

虽有此图传自古,矫矫真容那得睹。

万里中州不少留,晓发咸池暮玄圃。

而今玉殿开珠宫,鸾旗鹤驭纷长空。

神兮早御飞龙下,愿赐千秋年谷丰。

形式: 古风

出宰分宁别旧同舍五首(其一)

公车八千言,自献十二旒。

落笔中书罢,石渠并英游。

方欣洛阳遇,已慨周南留。

明堂多楩楠,讵须汝薪槱。

三年望龙断,艰难身百忧。

鬓发五分白,更落天南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