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郊行

九月吴中尚裌衣,江郊策马踏斜晖。

荞花漫漫连山路,豆荚离离映版扉。

苍兔避鹰投涧去,黄鹌脱网傍人飞。

农家光景关心事,不为无才也合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九月的吴中地区还穿着夹衣,我在江边骑马欣赏夕阳余晖。
满山遍野的荞麦花连成一片,豆荚疏疏落落地映照在农舍门扉上。
一只苍兔躲避老鹰的追捕跳入溪涧,黄鹌鸟挣脱了网靠近人群飞翔。
农家的生活景象让我牵挂,即使没有显赫才能,这样的生活也值得回归。

注释

吴中:指古时的一个地区,今江苏苏州一带。
裌衣:夹衣,指两层布料缝制的衣物,适合秋季穿着。
策马:骑马。
斜晖:夕阳。
荞花:一种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淡紫色小花。
连山路:覆盖着山路。
版扉:简陋的木板门。
苍兔:灰色的兔子。
投涧去:跳入溪涧逃走。
黄鹌:一种小型鸟类。
脱网:挣脱捕捉的网。
农家光景:乡村的景象。
关心事:令人关注的事情。
无才:没有出众的才能。
合归:应该回归,适合这样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陆游在九月的吴中地区所见的郊外景象。首句“九月吴中尚裌衣”点明时令,虽已入秋,但江南地区气候温和,人们还在穿夹衣。次句“江郊策马踏斜晖”则写出诗人骑马出游,享受着夕阳下的宁静时光。

“荞花漫漫连山路”和“豆荚离离映版扉”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出秋天田野的丰收景象,荞麦花开得漫山遍野,豆荚挂在篱笆上,疏落有致。这两句以丰富的视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农村画卷。

“苍兔避鹰投涧去,黄鹌脱网傍人飞”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兔子和黄鹌的动态赋予了生机,形象地描绘了它们逃脱险境的情景,增添了自然的趣味性。

最后两句“农家光景关心事,不为无才也合归”,诗人表达了对农家生活的深深关切,认为即使自己才华出众,也应该回归这样的田园生活,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秋季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淡泊,展现了陆游的个人情感与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九里

破晓凭鞍野兴浓,鹭飞先我过村东。

绿针细细稻浮水,绛雪纷纷花舞风。

陌上鞦韆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谁知老子裴回意,绝爱山横淡霭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二子

两楹梦后少真儒,毁誉徒劳岂识渠。

孟子无功如管仲,扬雄有赋似相如。

敬王事业知谁继,准易工夫故不疏。

孤学背时空绝叹,白头穷巷抱遗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二月一日作

狼藉梅花委道傍,山樱已复占年光。

檐消积雪时闻滴,衣覆残炉剩得香。

老马已衰宁识路,寒龟未死且支床。

柴荆终日无来客,赖有陶诗伴日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二月三日春色粲然步至湖上

不愧衰翁雪鬓新,出门也复整乌巾。

梅花隔水香撩客,野鸟穿林语唤人。

长日难消惟泥酒,灾年不死又违春。

吾儿已到新安未,想掬清溪洗客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