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寒冷时节乡村的景象。"晏岁风霜多,朔气动墟落",诗人以风霜和寒气渲染出岁末时分的严冬气氛,村庄在这样的冷冽中显得寂静而萧瑟。"畏寒老觳觫,引犊屡前却",形象地写出老牛因畏惧寒冷而战栗,引领小牛前行却又犹豫不前的情景。
然而,诗中的转折点在于"霭霭向阳坡,梅花点放萼",这里通过梅花的开放,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的希望。梅花坚韧不屈的形象与寒冷的环境形成对比,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打破冬日的沉寂。
最后两句"养力待春来,郊原事东作",表达了农耕生活的期待,老牛蓄力等待春天的到来,人们也将开始田间的劳作。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相结合,展现了冬季的严寒与春天的希望,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