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尹耕的《项羽墓》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对项羽败亡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首句“四方争逐鹿,三户可亡秦”借用“逐鹿中原”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战国末期群雄争霸的局面,暗示秦朝的覆灭并非偶然,而是民心所向的结果。
接下来的“何事新安卒,同成马足尘”则聚焦于项羽在垓下之战中的失败,新安之役中,项羽本有机会消灭刘邦的军队,但因轻信范增的计策而放走刘邦,导致最终兵败如山倒,自己也成为马蹄下的尘埃。“捐金行反间,撞斗失谋臣”进一步揭示了项羽在决策上的失误,他不仅未能利用金钱进行有效的离间计,还失去了谋士的信任和指导。
尾联“今日留抔土,应惭负剑人”以对比的手法,将项羽的墓地与他的英雄形象作对照,今日仅存的一捧泥土,与他当年英勇负剑、一统天下的豪情形成鲜明反差,诗人借此表达对项羽悲剧命运的惋惜,也寓含着对历史人物成败得失的深沉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讽刺和警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