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扇》由明代诗人刘珝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扇面之美与情感之深。首句“班姬新制剡溪藤”,以古代才女班婕妤制作扇子的典故开篇,巧妙地将传统与创新结合,暗示扇面的精致与独特。接着,“似玉无瑕雪有棱”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扇面比作无瑕的美玉与有棱角的雪花,既赞美了扇面的纯净与细腻,也暗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夜蟾宫开半璧,三冬鲛室剪轻冰”两句,进一步渲染扇面的意境与美学。这里以月宫和鲛人(传说中的水族美人)为背景,通过“半璧”与“轻冰”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扇面中蕴含着自然界的奇妙与美丽。
“我于用舍谙时态,人向炎凉有爱憎”两句,转而表达诗人的个人感悟与社会观察。诗人认为自己对事物的取舍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洞察到人们在面对冷暖世态时的不同态度与情感反应。这种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反思,使得诗歌不仅局限于物象的描绘,更触及了更深层次的人文思考。
最后,“为喜清风故人意,几回题赠愧无能”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与艺术交流的珍视与谦逊。他欣赏并感激朋友的善意与赠予,同时自谦地表示自己难以回应这样的慷慨与才华,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题扇》诗不仅展现了扇面艺术的魅力,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兼具审美与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