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潮上人

真僧住洞天,苦行已多年。

说法苔衣上,安禅瀑布边。

瓢餐千涧月,衲挂半林烟。

夜静诸缘息,跏趺久不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洞天之中的真僧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修行生活的清苦与宁静。首句“真僧住洞天”,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生活环境,洞天幽静,为僧侣修行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接着,“苦行已多年”一句,透露出僧人修行的艰辛与持久,体现了佛教修行中对身心的严格要求。

“说法苔衣上,安禅瀑布边”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活动。在苔衣上说法,既表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佛法的广泛传播;而“安禅瀑布边”,则以瀑布的动态美衬托出僧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瓢餐千涧月,衲挂半林烟”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和景象,进一步刻画了僧人的生活细节。瓢餐代表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千涧月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广阔,两者结合,表达了僧人对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衲挂半林烟,则是通过僧人衣物的挂置,以及周围环境的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世无争的氛围。

最后,“夜静诸缘息,跏趺久不眠”两句,直接描绘了僧人在夜晚的修行状态。夜深人静之时,一切杂念都已平息,僧人盘腿而坐,长时间保持冥想的状态,表现出其内心的高度纯净与对修行的执着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修行的艰苦与宁静,也传达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和、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波上人

随师居净土,礼佛向空门。

夜半磬犹击,旬中发几髡。

蒲团同鹤睡,贝叶借猿翻。

壁挂袈裟湿,因过雪里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别方广岩

灵境探应遍,言寻旧路归。

殷勤记嵓石,惆怅别林扉。

出洞寺全隐,下山泉渐微。

行行频矫首,人世到来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春日晓起

山色犹含暝,柴门逐晓开。

流星坠高柳,湿雾隐残梅。

出谷莺声冷,巢林鹤梦回。

无缘独吟眺,春意满莓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郑承武之东鲁(其一)

送君当此去,匹马向东阿。

夜泪灯前尽,春愁梦里多。

乱云过泗水,斜日下黄河。

虽有远游兴,能无思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