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颜亭曹若晦子无易为奉亲作

冬青有何好,婆娑岁寒姿。

每爱渊明句,独树乃为奇。

朝阳紫翠交,夕月光陆离。

幽怀聊所寄,宴生辄移时。

陶写得真性,丝竹亦何为。

欢趣不自觉,况令儿辈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冬青有什么好?它在寒冬中展现出婆娑的姿态。
我特别喜欢陶渊明的诗句,其中说到独自一棵树就显得奇特无比。
早晨,朝霞与翠绿交织;傍晚,月光斑斓如梦如幻。
我内心的情感借此寄托,闲暇时常常沉浸其中很久。
通过陶冶情操,我得到了真实的自我,音乐和乐曲又何必呢。
快乐的乐趣无需言表,更何况让孩子们理解这种境界。

注释

冬青:常绿植物,耐寒。
婆娑:姿态优美摇曳。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独树:独一无二的树。
朝阳:早晨的太阳。
夕月:傍晚的月亮。
幽怀:深藏在心中的情感。
宴生:闲适的生活。
陶写:陶冶情操。
丝竹:音乐和乐器。
欢趣:快乐的乐趣。
儿辈:孩子们。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怡颜亭曹若晦子无易为奉亲作》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冬青树在严寒季节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寄托。诗中赞赏冬青树(因其耐寒而寓意坚韧)的婆娑姿态,尤其是与陶渊明诗句中的“独树”相呼应,显得尤为奇特。诗人进一步通过朝阳映照下的紫翠光彩和月光下斑驳陆离的景象,表达了对冬青树的深深喜爱,将其视为情感寄托的对象。

诗人感叹,欣赏自然美景和陶冶性情能让人忘却世俗烦恼,甚至觉得丝竹音乐在此刻也显得多余。他沉醉于这种怡然自得的乐趣中,连身边的儿辈也无法完全理解。整首诗以冬青树为引,寓言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亲情的恬淡心境,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性斋二首为分湖陆提举作(其一)

孔门性不闻,学者失其义。

上中下为三,善与恶为二。

邹洛异而同,韩扬同而异。

不指理不明,不兼气不备。

理无智无愚,气有驳有粹。

本体在涵养,工夫由克治。

立义以居敬,存诚以去伪。

曾思两卷书,学问千古事。

性外无馀天,斋中有乐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性斋二首为分湖陆提举作(其二)

吾宗家湖曲,虚斋纳天光。

清源泻活水,中有菡萏香。

我欲袖两图,再拜升公堂。

先天揭右序,太极列左方。

见草忆舂陵,看花思洛阳。

花草各有性,指图试参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泗滨石

荆山石有玉,楚国无人知。

再献犹弗售,抱璞空自悲。

他日遇良工,乃始称其奇。

宝传数百载,邯郸又得之。

秦人请城易,赵氏以为疑。

不予宁负曲,予之恐见欺。

相如奉使往,持璧指瑕疵。

冲冠遽如许,睨柱欲何为。

衣褐已归赵,汤镬安足辞。

奇哉古若人,掩卷空嗟咨。

是非定百世,成败止一时。

天生此尤物,前后成祸基。

有美当韫椟,衒鬻诚非宜。

和氏不待价,刖足将尤谁。

人才国轻重,璧岂系安危。

相如真暴虎,虽死悔莫追。

二子有遗憾,仲尼真吾师。

泗滨一片石,不染自成缁。

上有华林字,疑是故物遗。

春官雅好古,传载烦文移。

主人不敢惜,持贡白玉墀。

埋光经几年,不与赏音期。

无意博连城,得失轻毫釐。

二事拟非伦,聊以资吾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茅山道中

蜿蜒西北来,土阜馀百里。

怪石耸巉岩,势距三峰止。

大峰东南倾,中峰伏龙起。

绵绵亘不断,小峰平而峙。

名虽汉代立,山自开辟始。

我来春雨馀,峰色有如喜。

绿鬟光可鉴,栉沐初出水。

缥缈三仙人,婆娑一老子。

情知隔凡圣,颇亦达生死。

埋金何必问,采药聊复尔。洞乳滴丹泉,手掬?吾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