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四月一日同于鳞子与诸君水头放舟六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美好画面。首句“何处园池好”,以问句开篇,引发读者对理想园池的向往,接着“唯应西郭偏”点出最佳去处——城西郊外,暗示此处环境清幽,远离尘嚣。
“惜当春后日”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诗人选择在春光将尽时出游,更显其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接下来,“狂爱水中天”形象地写出乘舟荡漾,水面倒映天空的景象,给人以开阔舒畅之感。
“玳瑁涓人马”描绘了舟行队伍的奢华,可能是指装饰华丽的船只和随行人员,增添了游玩的热闹气氛。“葡萄上客筵”则暗示了丰盛的酒食,预示着一场愉快的宴饮。
最后两句“那能不深醉,北望有风烟”,诗人沉浸在美景与欢宴中,不禁陶醉,遥望北方,似乎能看到远处的风烟,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或对未知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春日郊游的惬意与欢乐,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