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病起清羸废酒卮,茶烟聊复飏轻飔。
卜居便作千年计,会见蟠桃著子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名为《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其五)》。在这短暂而深刻的诗句中,作者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病愈后闲适自得的生活图景。
“病起清羸废酒卮”,这里的“病起”表明诗人刚刚从疾病中恢复过来,而“清羸废酒卮”则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放弃世俗享乐的情怀。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病愈后,也无意重拾往日的欢愉,酒不再是他的追求。
接下来的“茶烟聊复飏轻飔”,则描绘了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状态。“茶烟”指的是品茶时袅袅升起的水汽,而“聊复飏轻飔”则意味着诗人在这清淡的茶香中找到了新的享受。这里的“轻飔”也与前面的“轻”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
第三句“卜居便作千年计”,表达了诗人的宏大志向和超脱现世的心态。“卜居”即是选择一处安身之所,而“便作千年计”则显示出诗人在这安静的居所中,已经开始规划着长远的人生蓝图,这种思考不再局限于个人或当下,而是跨越时空,触及永恒。
最后,“会见蟠桃著子时”,则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意象。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蟠桃是仙果,能够延年益寿。诗人这里所说的“会见”很可能指的是精神上的追求或愿景,而非现实中的相遇。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也反映出他对于超凡脱俗、永恒不朽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和神话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永恒的诗人情怀。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雨罢青枝犹袅袅,风馀紫燕故翩翩。
垂帘竟日无馀事,庭草虽长不用鞭。
青叶生林啼鸟新,出门逢水不逢人。
杨花满地披重茧,不信人间有暮春。
茫茫白水环虚市,股引清渠绕梵宫。
一夜春风入高柳,恍如身在海涛中。
桃花零落怨春回,松下朱门向水开。
燕子不知非旧客,依然还取故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