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又和来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
首联“已愧苍葭倚玉难,更惭投砾引珠还”,以“苍葭”与“玉”、“投砾”与“珠”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与地位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颔联“卢生破屋居新稳,韩子豪篇语自閒”,通过引用卢生和韩愈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自由创作的重要性。卢生在破屋中仍能感到舒适,韩愈的豪放篇章则显示出其内心的自在与洒脱。
颈联“虽有清樽伫高躅,须期黄菊奉朱颜”,描绘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共享美酒佳肴,共赏秋日黄菊的美好场景,体现了他对友情和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自惟雅集犹淹缓,诗战雄师未必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参与高雅聚会的迟缓反应和对诗歌创作的自我审视,暗示了他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与自我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友谊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