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符锡所作的《赠毛地官》,通过对比现今民力与过去军储的情况,表达了对当前民生凋敝和财政困难的深切忧虑。诗中运用了“象占”这一古代占卜方式的比喻,暗示国家的未来可能受到威胁,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员才能的期待和对君主仁政的向往。
首句“民力今如此”,直接点明了当前民众生活之艰难,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接着,“军储昔未然”则指出过去军粮储备充足,反衬出今日的匮乏。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也暗含了对当权者治理能力的质疑。
“象占天庾远,忧切地曹贤”两句,以“象占”比喻国家的未来,暗示虽然面临困境,但仍有希望。同时,将“地曹”(可能指地方官员)与“忧切”的情感联系起来,强调了地方官员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重要性。
“凋瘵犹堪理,侵渔孰可怜”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同情和对过度剥削民众行为的谴责。这两句既是对现实的批判,也是对改善社会状况的呼吁。
最后,“君心石不燬,拭目中兴年”寄托了诗人对君主能够秉持公正之心,带领国家走向复兴的期望。这里的“中兴年”象征着国家再次繁荣昌盛的时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体现了明代士人关注民生、渴望国家强盛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