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听琴师襄图

苍姬尚文治,叔世生宣尼。

立教以垂宪,天纵圣哲资。

师襄何许人,冠裳肃威仪。

援琴得高趣,挥手调朱丝。

悠悠太古音,不藉言与词。

松阴白日永,萧瑟生凉飔。

一弹万虑息,再弹心旷怡。

乐与二三子,听之忘神疲。

世远不可作,此音知者稀。

抚图三叹息,长吟寄遐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孔子听师襄弹琴的情景,充满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超越语言的力量,以及它在人心中的深远影响。

“苍姬尚文治,叔世生宣尼”,开篇即点出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赞颂其在乱世中倡导文治,为后世树立典范。“立教以垂宪,天纵圣哲资”则高度评价孔子作为教育家和思想家的伟大贡献,认为他是上天赋予的圣哲。

接着,“师襄何许人,冠裳肃威仪”,描述了师襄的形象,他不仅技艺高超,而且举止庄重,体现了音乐与个人修养的和谐统一。“援琴得高趣,挥手调朱丝”生动地描绘了师襄弹琴时的场景,琴声悠扬,仿佛能触及心灵深处。

“悠悠太古音,不藉言与词”强调了音乐的原始魅力,它超越了言语的限制,直接触动人心。“松阴白日永,萧瑟生凉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凉的氛围,烘托出音乐带来的平和心境。

“一弹万虑息,再弹心旷怡”表达了音乐能够净化心灵,使人忘却烦恼,心境开阔。“乐与二三子,听之忘神疲”进一步说明音乐具有疗愈作用,能够让人在聆听中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

最后,“世远不可作,此音知者稀”感叹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音乐和境界可能难以再现,懂得欣赏和传承的人越来越少。“抚图三叹息,长吟寄遐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及其艺术成就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以及对音乐艺术永恒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听琴场景的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97)

陈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泣麟图

诗亡春秋作,姬政日就堕。

麟也本仁兽,出焉非所宜。

夫子因感伤,临风涕交颐。

画史载遗迹,千古兴嗟咨。

方今圣人出,端拱致无为。

岂独麟瑞世,凤凰亦来仪。

往事勿复论,作诗颂明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其一)

旷达不世士,性本爱丘山。

一为利禄縻,役役簿领间。

田园已将荒,不归诚厚颜。

敛裳中宵逝,遥遥驾舟还。

矫首睇孤鸿,高举谢尘樊。

形式: 古风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其二)

舍舟履平陆,行李相追随。

原野何萧条,晨光亦熹微。

前途问征夫,载欣复载驰。

吾庐已在眼,僮仆候柴扉。

新归且慰意,奚论昨是非。

形式: 古风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其三)

故庐南山下,三径已就荒。

惟存旧松菊,萧萧历风霜。

入室携幼稚,嬉笑牵衣裳。

怡颜盼庭柯,寄傲倚南窗。

床头有旨酒,陶然酣一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