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智朋所作的偈颂,以"金刚圈,栗棘蓬"起句,形象生动地运用了两个比喻。"金刚圈"象征佛法无边,坚硬无比,难以摧毁;"栗棘蓬"则形容修行者的坚韧不拔,如同荆棘丛中的蓬草,虽环境艰难,却能顽强生长。接下来的"识得衲僧公验",表达了对真正理解和实践佛法的僧侣的敬仰,他们通过自身的修行和证悟,验证了佛法的真实与力量。
"便是造化炉中",进一步将僧侣的修行过程比作炼金的过程,暗示他们在佛学的熔炉中锻炼自我,提炼出内心的智慧和觉悟,达到了与自然法则相融合的境地。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禅宗强调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