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祐所作的《寄潘子素文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潘子素命运感慨的同时,也寓含了对才华与际遇的思考。首句“与子同庚命不同”,以年龄相同但命运各异开篇,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接下来,“悠悠江海异穷通”描绘了两人如同江海中的舟船,或顺流或逆流,命运迥异。
“潜鳞易借风云力,朽蘖难论雨露功”运用比喻,将才华比作潜藏的鱼鳞,暗示有才之人容易借助外力展现自己,而平凡如朽木嫩芽者难以得到应有的认可。诗人借此表达对潘子素才华被忽视的同情。
“欲进老人圯上履,可孤焦尾峄阳桐?”借用典故,希望潘子素能像张良遇到黄石公那样得到机遇,即使身处困境,也不应放弃才华。“焦尾峄阳桐”象征着高雅的乐器,暗示潘子素的才华值得被发掘。
最后两句“河阳县里花千树,不借孤芳一朵红”以花开满县的景象,寓意人才众多,但强调即使是其中一朵红花(暗指潘子素的独特才华),也应该被欣赏和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寄寓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人生境遇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