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伯华寄书

忽惊平楚万山秋,稍喜行台此地优。

白石青松逢处是,危亭曲阁坐来幽。

一春种药供多病,方寸忘机减独愁。

能枉遥书霄汉上,相从同作豫章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酬李伯华寄书》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书信时的惊喜之情和对自然环境的欣赏。首句“忽惊平楚万山秋”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突显出诗人突然间被眼前壮丽的秋景所震撼。"稍喜行台此地优"表达了他对当前居所的满意,行台即临时官署,此处显得格外宜人。

接下来两句“白石青松逢处是,危亭曲阁坐来幽”,通过白石、青松和亭阁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人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心境变得悠然自得。"一春种药供多病,方寸忘机减独愁"则透露出诗人因身体多病而种植草药,借此寻求内心的平静,忘却世事烦忧。

最后两句“能枉遥书霄汉上,相从同作豫章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的回应,希望远方的书信能带来慰藉,两人如同在想象中一同游览豫章(今江西南昌),共享这份精神上的交流和愉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乙未中秋

一从系缆迈流光,再见高楼满月凉。

总为婵媛偏此夕,不知留滞尚他乡。

团团草露清难似,细细萝烟袅乍长。

行色欲依河汉曲,待看瑶采度微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陈都御史致仕陈苏州人赣州巡抚(其一)

记曾颜色望青霄,此地逢迎斧钺飘。

下邑祗传安石在,南中空惜去旌摇。

云连浦树明秋野,水浸江沙落早潮。

他日虎丘问耆旧,清时龙德独逍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陈都御史致仕陈苏州人赣州巡抚(其二)

求贤诏许尚岩阿,今复东还且奈何。

终属陶潜三径有,真嫌刘宠一钱多。

江间绿水明心曲,海上青山著鬓皤。

处处秋兰犹自好,扁舟采揽足经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陈都御史致仕陈苏州人赣州巡抚(其三)

几人勋德在明时,南纪公来偶视师。

谁使中军生气色,独筹前箸卧旌麾。

岘山有泪堪常堕,章水无情任所之。

辽海只今忧未浅,不当还出佐支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