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往年游海峤,上彻最高层。
云外疑无路,山中忽见僧。
虎蹲临涧石,猿挂半岩藤。
何日抛龟纽,孤峰上再登。
此诗描绘了诗人重返雁山之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首句“往年游海峤,上彻最高层”回忆过去攀登海峤之时,已至最高处,显示出诗人对高远景致的向往。
接下来,“云外疑无路,山中忽见僧”则描绘了一种境界,仿佛在云雾缭绕的山中迷失方向,但突然之间出现一位僧人,给人以启示。这里的“僧”不仅是现实中的出家人,更象征着智慧与解脱。
“虎蹲临涪石,猿挂半岩藤”生动地描绘了山中野兽和猿猴的栖息情景,展示了一种野性与宁静。虎以其威猛之态守护着河岸之石,而猿则依附于半空的藤蔓,这些都是诗人对自然界观察的结果,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平和。
最后,“何日抛龟纽,孤峰上再登”表达了诗人对于重返山中之愿望。这里的“龟纽”是古代用于系舟的物品,诗人希望有一天能抛弃世俗羁绊,如同放下船只的缆绳,再次攀登那座孤独的峰峦。这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超脱的深切向往。
不详
贺监湖边山斗高,水轩水坞频抽毫。
吟馀清兴杳无际,揭蓬听雨登渔舠。
梅无驿使飘零尽,草怨王孙取次生。
人为子推初禁火,花愁青女再飞霜。
人归北阙知何日,菊映东篱似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