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山山茶和昆山顾潜

闻说昭明植甚真,孙枝犹见昔时春。

废兴一物非无数,呵护千年定有神。

狂客醉呼汤般若,恶奴狠踏瓦乌鳞。

激成斫伐由吾辈,莫怪山僧太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顾山山茶和昆山顾潜》是清代诗人李寄所作,通过描绘对顾山山茶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与人文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首联“闻说昭明植甚真,孙枝犹见昔时春”,开篇即以“昭明”二字引出对山茶树的赞美,仿佛昭明之名赋予了山茶一种超凡脱俗的品质,即使历经岁月变迁,其枝叶仍能展现出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赞颂了山茶树本身的顽强生命力,也暗含了对历史传承与自然之美永存的感慨。

颔联“废兴一物非无数,呵护千年定有神”,进一步探讨了事物在时间长河中的兴衰更替,并强调了人为保护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这里的“神”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规律,也可视为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守护之心。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

颈联“狂客醉呼汤般若,恶奴狠踏瓦乌鳞”,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与行为。一方面,狂放不羁的“狂客”以酒为伴,呼唤智慧的象征“汤般若”,表现出对精神追求与智慧探索的渴望;另一方面,“恶奴”的粗鲁行为则破坏了美好的事物,如“狠踏瓦乌鳞”。这一联通过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性中善恶两面性的思考,以及对维护社会秩序与文明价值的呼吁。

尾联“激成斫伐由吾辈,莫怪山僧太俗人”,将话题转向了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反思。诗人指出,山林被砍伐、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是由人们自身行为造成的,而非外界因素。同时,通过“莫怪山僧太俗人”的反问,表达了对那些未能认识到自身责任、盲目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者的批评。这一联不仅揭示了问题的根源,也提出了对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文之间复杂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它不仅是一首对山茶树的赞歌,更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呼唤。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号昆崙山樵戏题二绝(其一)

拂衣罢试卧柴门,燕赵悲歌气尚存。

闻说昆崙压太白,今昆崙压旧昆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自号昆崙山樵戏题二绝(其二)

醉卧当垆不肯回,相公促数使人催。

杖头经岁无钱挂,一石输君笑口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三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其一)

风前随与自秾纤,三爵醺然便解严。

吕叟自誇诗有蝶,东坡不叹食无盐。

平铺山径全埋路,冻断钟声不出檐。

塞上昭君应从猎,马头花簇锦靴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三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其二)

雪中树黑生乌鸦,占麦农人祝满车。

万里连山疑入画,一朝见晛悟空花。

满江芦映渔人艇,绕屋梅开处士家。

闭户先生三日卧,壁閒闲杀小钱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