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黄静斋

静中乐处是琴书,此乐输君二美俱。

明镜无尘佛关捩,内丹养火夜工夫。

梅花窗下参同契,翠草庭前太极图。

探得黄庭真诀了,不须更看养生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在宁静中享受的乐趣是弹琴读书,这种乐趣与你相比,两者都美好。
明亮如镜的心灵没有尘埃,这是修炼佛法的关键转折点,夜晚也在修炼内丹之火。
梅花下的窗户仿佛藏着道家的奥秘,翠绿的草地如同庭院中的太极图象征着和谐与平衡。
一旦真正理解了《黄庭经》的真谛,就不再需要其他的养生秘籍了。

注释

静中:在宁静中。
乐处:享受的乐趣。
琴书:弹琴读书。
输:比不上。
明镜:明亮的心灵。
无尘:没有尘埃。
佛关捩:佛法的关键转折点。
内丹养火:修炼内丹之火。
梅花窗下:梅花下的窗户。
参同契:道家的奥秘或哲学。
太极图:象征和谐与平衡的图形。
黄庭真诀:《黄庭经》的真谛。
养生符:养生秘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静室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静中乐处是琴书,此乐输君二美俱"表达了作者通过琴棋书画来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也表明这种享受不仅仅是个人之所独,也愿意与朋友分享。"明镜无尘佛关捩,内丹养火夜工夫"则透露出修道者的生活状态,他们像打磨镜子一样去除内心的杂质,以达到精神上的清净和宁静,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在内丹修炼上的勤奋与投入。

"梅花窗下参同契,翠草庭前太极图"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场景。梅花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不拔,而在这样的环境中研习道教经典《参同契》,可见作者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与自得其乐。而翠草如茵,太极图则象征着宇宙之大、自然之美,这些都是修道者心境的写照。

"探得黄庭真诀了,不须更看养生符"表明作者已经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和修炼的秘诀,因此对于那些表面的延年益寿之术已经不再有兴趣。这一句也强调了诗人对内在修为的重视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静室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谒中斋杨左丞

向来曾拜紫宸衙,亲见先班奉日霞。

帝室馆甥贵公子,王姬下嫁旧儒家。

执中默契心传妙,勤有无穷学问加。

带取孤山来作伴,清吟尚可趁梅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谒参政张献子

曾侍龙楼晓色催,真仙那肯下蓬莱。

离方共睹重光日,震位欣闻长子雷。

奉使祇应天上去,运筹暂作幄中来。

老夫羞把诗怀袖,只为明公是秀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谒按察马佥事(其一)

黩货无厌政贿成,几年蔀屋不曾晴。

击奸霹雳从天降,烛物晶明揭日行。

曩在乌台已风采,特烦龙节更澄清。

儿童走卒更相顾,夹道传呼司马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谒按察马佥事(其二)

化瑟新更击巨贪,六条察吏首言赃。

划开云睹青天日,全藉风闻白简霜。

佥谓激扬须獬豸,如何放过此豺狼。

诸生饥欲死难忍,惟有广文餍稻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