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加工。
"举头何处认京华,凤阁层层出乱霞。" 这两句通过"举头"一动作,引出了对京都宏伟建筑的审视,"凤阁"指的是位于山上的壮丽宫殿,它们"层层"叠加,构成了一幅错落有致的画面,而"乱霞"则增添了天然景观与人造建筑交相辉映的意境。
"山势转来双径曲,水声分去一川斜。"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和谐共生,"山势"蜿蜒曲折,形成了多个弯曲的小路,而"水声"则随着地形的变化而流向不同的方向,营造出一幅动静结合的景象。
"丹青隐映林间焙,黑白微茫石上畬。" 这两句通过对色彩和光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丹青"与"黑白"的对比运用,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山林间光影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遇兴每须穷日夕,槛边修竹砌边花。"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愉悦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遇兴"表达了诗人对于景物的喜悦,而"穷日夕"则是时间上的延伸,意味着诗人愿意在这样的美好中沉醉到日落时分。而最后两句中的"修竹砌花"则展示了一种对生活细节的精心打理,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射,是一首充满画意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