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这首《临江仙·其二》是宋代词人陈克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动荡年代的深深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描绘了长达十年的战事未息,敌人的铁蹄甚至逼近了江南的江城,展现了国家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
“岁华销尽客心惊”写出了词人因岁月流逝而倍感惊心,客居他乡的漂泊之感油然而生。“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通过比喻,形象地刻画出词人白发如雪、涕泪成冰的苍老形象,流露出深深的哀伤和无奈。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表达了词人渴望在晚年找到一个安静的归宿,他自认为应去吴兴养老。“故人相望若为情”则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深深思念,以及离别后彼此牵挂的愁绪。
最后两句“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以景结情,通过深夜的雨声和小窗边孤独的身影,寄托了词人无尽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词人在战乱中的沧桑与悲凉。
不详
自号赤城居士
枕帐依依残梦,斋房忽忽馀酲。薄衣团扇绕阶行。
曲阑幽树,看得绿成阴。
檐雨为谁凝咽,林花似我飘零。微吟休作断肠声。
流莺百啭,解道此时情。
老屋风悲脱叶,枯城月破浮烟。谁人惨惨把忧端。
蛮歌犯星起,重觉在天边。
秋色巧摧愁鬓,夜寒偏著诗肩。不知桂影为谁圆。
何须照床里,终是一人眠。
云里千山暖,溪头八月凉。华簪霭霭待萱堂。
羡子怀中双橘、半青黄。老去齐眉案,闲来坦腹床。
相如何日从长杨。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
看月凭肩枨,娇春枕臂眠。不禁花絮夜来寒。
帐底浓香残梦、更缠绵。起晚笼莺怪,妆迟绣伴牵。
声声催唤药栏边。整髻收裙无力、上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