舫斋

我本湖漘一漫郎,生来住处波茫茫。

时寻画舸破烟水,菰蒲满路荷花香。

一川窈窕诧红蓼,两岸芦苇明秋霜。

船头鸥鸟日来往,溪上风月相迎将。

一行作吏便相失,合眼灵运春池塘。

纷纷雁鹜实可厌,纸尾姓字随低昂。

簿书终是俗人甚,江湖到了难相忘。

公馀赖有数椽在,疏棂两行如船装。

不知风波世路险,稳著万斛随风樯。

人生短篷何日近,向来苕霅今括苍。

江山转柁千万里,故人两地遥相望。

谁能为我幻竹叶,顷刻泛宅归沧浪。

祇凭平生气湖海,随所寓处为艅艎。

夜寒满载明月窗,北风打头人不忙。

动来况自不如静,悔吝不到虚舟傍。

胸襟五湖与三江,是中莫测谁望洋。

直须唤取李郭辈,相与共泛无何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我本是湖边的闲散之人,一生居住在浩渺的水面。
时常寻找画舫破开烟波,沿途是满路的菰蒲和荷花香气。
一川秀美,红蓼点缀,两岸芦苇在秋霜下更显明亮。
船头鸥鸟每日来去,溪上的风月仿佛在迎接我。
一旦做官,就失去了这份自在,闭眼间怀念灵运的春池塘。
纷飞的大雁令人厌烦,它们的名字随着翅膀高低起伏。
文书劳碌终是俗世,即使身处江湖,也难以忘怀。
公务之余,幸有几间简陋屋舍,窗户如船舷般排列。
未曾料到世间风波险恶,但愿稳坐船头,任风吹帆行万里。
何时能靠近那短篷生活,从苕霅到括苍,一路追寻。
江山变换,我们相隔千万里,只能遥望。
谁能帮我变出竹叶舟,让我瞬息间回到沧浪之滨。
只凭心中的湖海情结,无论身在何处,都如艅艎畅游。
夜晚寒凉,满载明月,北风吹过,我心不慌。
动荡不如宁静,烦恼远离虚舟,心境如江海宽广。
胸怀五湖三江,其中深邃,难以揣测谁在远方眺望。
应当唤来李郭这样的朋友,一起泛舟无何乡。

注释

湖漘:湖边。
漫郎:闲散之人。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
菰蒲:水生植物。
雁鹜:大雁或鸭子。
簿书:文书、账册。
艅艎:古代的一种小船。
明月窗:洒满月光的窗户。
虚舟:比喻超脱世俗的心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如波动的湖水、满路的荷花香、芦苇丛生的两岸等,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带有几分愁绪的情境。

"我本湖漘一漫郎,生来住处波茫茫。时寻画舸破烟水,菰蒲满路荷花香。" 这几句以自我为中心,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在接下来的诗行中,作者通过对船头鸥鸟、溪上风月等元素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于旅行生活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独白。"一川窈窕诧红蓼,两岸芦苇明秋霜。船头鸥鸟日来往,溪上风月相迎将。"

然而,随着诗意的展开,作者开始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逃避之情。"一行作吏便相失,合眼灵运春池塘。纷纷雁鹜实可厌,纸尾姓字随低昂。簿书终是俗人甚,江湖到了难相忘。"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家园和自然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公馀赖有数椽在,疏棂两行如船装。不知风波世路险,稳著万斛随风樯。人生短篷何日近,向来苕霅今括苍。"

最终,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以及对于生活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江山转柁千万里,故人两地遥相望。谁能为我幻竹叶,顷刻泛宅归沧浪。祇凭平生气湖海,随所寓处为艅艎。夜寒满载明月窗,北风打头人不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旅行、生活以及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灵状态。这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与情感表达的优美诗篇。

收录诗词(3)

王孝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昨宵灰动,有阶前春草,侵凌春雪。

碧玉堂前为寿处,齐祝遐龄千百。

夜冷笙箫,庭深灯火,应照梅妆额。

容华依旧,向来姑射标格。

独恨绾系日边,东风回首,还有溪山隔。

怅望云飞,凝伫久,空使怀英心折。

遥折一枝,饱斟花露,再拜瞻南极。

愿言来岁,凤池同看春色。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再游园亭

一夜春膏涨碧溪,水滨沙际润无泥。

幽人绿野临江曲,太守红旗转竹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句(其二)

青女横霜夜,神炉盛冻天。

形式: 押[先]韵

句(其一)

春来赏遍牡丹春,江上侯家迥出群。

形式: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