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恨别》由清代诗人卜淇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
首句“雕阑坐听鸟声频”,以静谧的雕栏为背景,主人公独自坐着,倾听那频繁的鸟鸣声。鸟声本是自然界的美好音符,但在离别的情境下,却成了触动人心弦的哀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伤感的氛围。
次句“苔径缤纷柳色新”,转而描绘了一条长满青苔的小径,两旁柳树新绿,生机勃勃。这一景象虽美,却也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因为美景无人共享,更添了几分凄凉。
“最是别来凄绝处”一句,直抒胸臆,点明了离别的痛苦与思念的深切。在经历了离别之后,无论是多么美好的景致,都无法完全抚平心中的伤痛,反而成为激发思念的触媒。
最后一句“看花不见折花人”,将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在观赏花朵时,却无法见到曾经与自己一同欣赏花朵的人,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浓烈,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铺垫,深刻地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思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