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静风悲人悄悄,众缘事办寂寥寥。
趺坐结跏云汉定,谁知卧月忽明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沉的夜晚场景,夜风带着悲伤,四周悄然无声,似乎所有的缘分和事务都在这种寂寥中得以了结。诗人盘腿打坐,心如止水,仿佛与星河同定,沉浸在禅定之中。他并未察觉时间的流逝,直到明月升起,才猛然意识到新的一天即将来临。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词语,传达出禅修者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直截无根树子铺,超凡越圣大心粗。
忘躯为法方如此,担板真如大丈夫。
绿节闲云间古风,茂林浓处没西东。
子猷消息无人问,鸾凤飞来足印空。
将勤补拙入厨中,不问青泥事事充。
拾得寒山明此意,如今成佛满虚空。
主宾交接未开言,便过茶汤应口边。
察理聆音非外物,结他欢喜万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