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首(其二十)

亭亭孤桐树,托根峄山岑。

良工琢其枝,为我匣中琴。

胶漆相交结,珍重逾南金。

被以朱丝弦,弹以白雪吟。

清音顺风扬,四坐畴同心。

佳人隔天末,日暮涕沾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雅而孤独的场景,通过“亭亭孤桐树”与“峄山岑”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以“良工琢其枝,为我匣中琴”表达了对技艺的赞美和对艺术作品的珍视,将自然界的桐树与人工雕琢的琴结合,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艺术创作的精妙。

“胶漆相交结,珍重逾南金”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琴与琴弦的关系比作胶漆之于木器,强调了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表达了对琴弦质量的极高评价,如同珍贵的南金一般。这种精细的工艺和材料选择,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艺术品质的极致追求。

接着,“被以朱丝弦,弹以白雪吟”描绘了演奏的过程,朱丝弦的使用增添了琴的色泽与质感,而“白雪吟”则暗示了音乐的高雅与纯净,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清白,给人以心灵的洗涤。这样的音乐,不仅能够跨越空间,传达情感,还能在听众心中激起共鸣,引发共情。

最后,“清音顺风扬,四坐畴同心”描述了音乐的传播效果,清脆的琴声随着风飘散,不仅在场的人为之动容,也似乎触动了远方的心灵,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而“佳人隔天末,日暮涕沾襟”则通过一个想象中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音乐的力量,即使佳人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这份情感的传递,以至于在日暮时分,泪水沾湿衣襟,表达了深深的感动与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技艺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音乐作为桥梁,连接人心,跨越时空的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4008)

胡应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拟古八首(其一)

冉冉岁云暮,念君远别离。

浮云蔽原野,四顾白日驰。

夙昔幸同衾,欢爱誓不移。

如何百年好,去我忽若遗。

严风起天末,霜雪盈路歧。

晨起践关山,薄暮长抱饥。

音徽日夜隔,会合当何时。

恨无晨风翼,并起东南飞。

形式: 古风

又拟古八首(其二)

高楼有思妇,被服姣且妍。

横琴理清曲,渌水被幽兰。

一弹浮云暮,再鼓流风旋。

哀音振林木,听者为忘餐。

借问何人妇,感叹停朱弦。

征夫越万里,一别岁载迁。

铅华坐销歇,太息空婵娟。

形式: 古风

又拟古八首(其三)

灼灼园中花,盈盈道傍柳。

敷荣艳阳月,攀折佳人手。

秋风一朝至,容耀讵能久。

人生寄天地,聚散何不有。

俛仰百岁间,倏忽成老丑。

身名匪金石,富贵欲谁守。

怡我平生亲,独有盈尊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又拟古八首(其四)

肃肃金风至,大火时西流。

游子异乡县,中夜怀百忧。

驱车驾言迈,奄忽岁已秋。

登高望故里,江汉何悠悠。

佳人在远道,欲济无轻舟。

同心日夜隔,涕泪纵横流。

愿为南飞翼,万里行相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