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杂言

久矣悲鸿燕,谁堪问麦秋。

飘零随远道,涕泪入孤舟。

璧马年年事,河淮处处忧。

却怜长算少,民命倚阳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悲鸿与燕子的离散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久矣悲鸿燕",运用了比喻,暗示了长期的社会动荡如同鸿雁南飞,而人们的生活如同燕子般飘零不定。"谁堪问麦秋",进一步强调了无人能解答百姓在丰收季节的期盼和困苦。

接下来的"飘零随远道,涕泪入孤舟",描绘了流离失所的人们在遥远的路途中,泪水涟涟,生活艰辛。"璧马年年事,河淮处处忧",璧马象征战乱,河淮地区则代指战乱频繁之地,诗人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无尽忧虑。

最后两句"却怜长算少,民命倚阳侯","长算"暗指国家的长远规划,"阳侯"原指古代神话中的水神,这里借指官员或领导者。诗人感慨国家大计的缺失,人民的命运只能寄托于当权者的仁慈和决策。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反映了明末清初动荡时期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

盛符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日渡彭蠡过庐山下

几经湓浦惜幽寻,重向宫亭望远岑。

云卧石门思北涧,花开莲社忆东林。

三人一笑谁宾主,五老千秋自古今。

惆怅吾衰劳梦想,几人游迹未销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征

太白秋明井鬼旁,兵占早已在炎荒。

养成岁月营三窟,嵎负西南擅一方。

莫遣金沙留蜀汉,岂容清浪接湖湘。

由来制胜资全策,铜柱依然缅水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文殊院观铺海歌

蓬莱阁外海作山,文殊院下山为海。

神物由来不易逢,天为吾徒浇块磊。

白云一片涌空蒙,眼底千峰皆杳霭。

只疑天一生水开穷荒,江汉朝宗此间汇。

鳌身一抹映天黑,鲸波万里连渤澥。

天都直可作员峤,莲蕊莲花馀蓓蕾。

须臾长风吹散碧琉璃,浟湙茫洋竟何在?

仙人游戏太神奇,我欲直上高空问真宰。

形式: 古风

莲花峰

我闻花开十丈藕如船,太㟆顶上何便娟。

又闻给孤园边功德水,五色莲花世无比。

两者余尝梦见之,不道莲峰奇若此。

游人历历到花须,夜深多宿莲花柎。

冷光朝暮相激射,餐霞饮露神仙徒。

千松万松破石出,磴道高悬势矹硉。

俯看莲蕊才及肩,菡萏何时与花匹。

云梯百步在眼前,海门落日争新鲜。

鳌鱼洞口莽昏黑,散花坞下丹枫妍。

惟有天都堪并矗,诸峰鹄立皆臣仆。

老人伛偻吁可笑,高撑孤髻山之足。

浓翠霏霏衣袖中,排空御气如飞蓬。

路人惊我白云出,老夫适谒浮丘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