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其二)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有事不往

山行日日妨风雨。风雨晴时君不去。

墙头尘满短辕车,门外人行芳草路。

南城东野应联句。好记琅玕题字处。

也应竹里著行厨,已向瓮头防吏部。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对山行之趣的回味。首句“山行日日妨风雨”表达了山中行进常受天气影响,而“风雨晴时君不去”则写出友人对相聚的期待,即使雨过天晴也不愿错过与诗人共游的机会。接下来两句“墙头尘满短辕车,门外人行芳草路”,通过描绘墙头积尘和门外青草小径,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南城东野应联句”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在文学上的默契,他们可能曾在南城或东野之地共同创作诗句。“好记琅玕题字处”中的“琅玕”指美石,这里代指题诗之处,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记忆。最后一句“也应竹里著行厨,已向瓮头防吏部”则幽默地想象友人在山间设立简陋的厨房,并且提前防范官府的打扰,流露出轻松愉快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山行乐趣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文人雅兴。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其二)

瘦筇倦作登高去。却怕黄花相尔汝。

岭头拭目望龙安,更在云烟遮断处。

思量落帽人风度。休说当年功纪柱。

谢公直是爱东山,毕竟东山留不住。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五)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

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峰一笑。

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

普陀大士神通妙。影入石头光了了。

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七)用韵呈仲洽

狂歌击碎村醪?。欲舞还怜衫袖短。

身如溪上钓矶闲,心似道旁官堠懒。

山中有酒提壶劝。好语多君堪鲊饭。

至今有句落人间,渭水西风黄叶满。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四)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

悠悠莫向文山去。要把襟裾牛马汝。

遥知书带草边行,正在雀罗门里住。

平生插架昌黎句。不似拾柴东野苦。

侵天且拟凤凰巢,扫地从他鸲鹆舞。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