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喜晴

积雨晓来霁,便若物候好。

碧沾山觜岚,翠润溪脚草。

无心乍卷云,有时忽啼鸟。

蚕眠桑子肥,麦熟雉儿饱。

舂响烟外村,渔唱芦中岛。

扶筇偶出门,遥光澹渺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山间清新的自然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句“积雨晓来霁”,开篇即点明了天气变化,从连日的阴雨转为清晨的晴朗,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接着,“便若物候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天气转变的喜爱之情,认为它让万物呈现出更加美好的状态。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景色:“碧沾山觜岚,翠润溪脚草。”山嘴上的雾气被雨水洗净,呈现出一片碧绿;溪边的草地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翠绿。通过“沾”和“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山林的生机勃勃。

“无心乍卷云,有时忽啼鸟。”这两句则转向天空的变化,云彩似乎无心地卷起,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云彩和鸟儿以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蚕眠桑子肥,麦熟雉儿饱。”这两句转向农事活动,描述了雨后的农田景象。蚕儿在肥美的桑叶中安然睡眠,麦田里成熟的麦穗让雉鸡吃得饱饱的。这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丰饶,也暗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回报。

“舂响烟外村,渔唱芦中岛。”最后两句描绘了村落和岛屿的场景。远处的村落传来舂米的声音,而芦苇丛中的小岛上,渔民的歌声悠扬。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山居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喜悦,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祥和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收录诗词(8)

徐阳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空田行

空田十月净如扫,牛背斜阳立孤鸟。

绿竹篱边白板扉,一道炊烟出林杪。

寒鸦阵阵风蓬蓬,崦西村头霜叶红。

隔溪嘎轧水禽起,渔歌声霭暮山紫。

形式: 古风

托宿鹅鸭村家

泥沙满面尘扑首,两日路作一日走。

地冥天长暝色催,乱山缺处是村口。

村翁见我偶停鞭,便著延至茅堂前。

四壁虽贫无大厦,犹胜潦倒穷途边。

更命家人款远客,网得鲤鱼长一尺。

老瓦盆浮雪蚁香,折脚铛煮霜蟹赤。

敬客还恐扰客眠,教儿今夜莫打麦。

明发饭罢送出村,为言直北过竹墩。

沿江再觅便船渡,顷刻可到县西路。

形式: 古风

苏小墓

数声花豸垂杨外,水声决决鸣幽濑。

春深花落迷孤坟,蔓草犹疑拂裙带。

桥南桥北竹如烟,小魂卧处亦千年。

十三吴姬荡轻楫,爱向西陵唱桃叶。

唱入重台应动心,心心化作孤飞蝶。

形式: 古风

漫兴三首(其一)

髹几香残蓬户閒,坐来无事且看山。

但逢石丈随罗拜,每对桑郎一破颜。

云缕拥花愁态敛,雨丝洒竹泪枝斑。

翛然倚杖疏林下,兴在飞鸿杳霭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