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野修行者的日常生活图景。诗人苏籀以"跏趺围褐"起笔,形象地刻画出修行者盘腿而坐,身披粗布衣裳的形象,暗示了其简朴的生活方式。"越鸡晨"则点明时间,清晨的鸡鸣声唤醒了山中的宁静。
"洒落生缘治水薪"进一步描述了修行者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他以打柴为生,仿佛在与山水之间寻找生活的智慧和内心的平静。"一艺湛酣任疏放"表达了他对技艺的深入理解和随性洒脱的态度,不拘泥于形式,追求真我。
"百家杂揉识疵醇"可能指的是他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通过比较和辨析,能够识别事物的本质和精华。接下来的两句,"舂炊断断西畴穑,书记翩翩东郭㕙"通过对比农耕生活和读书学习,展现了修行者既务农又研读的多才多艺。
最后,诗人乘坐竹篮车"飘兀篮舆绝畦畛",独自游走在田间小路上,寻找更深邃的哲理和隐居的生活境界,"莽苍更访隐湛沦"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以及对知识和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