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妃袝庙挽词二首(其一)

天子徽柔德,神资鞠育仁。

来归声子室,去锡大任身。

白日佳城启,黄麾法杖新。

行观升袝礼,箫鼓凤台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天子以其温和的品德为典范,神明般地赋予他仁爱之心。
他回到家中,如同子嗣般受到尊重,被赋予重任。
阳光照耀下,他开启了新的职责,手持黄色旗帜和法杖。
行走在观礼途中,伴随着箫鼓声,如春天般在凤台上举行升祔仪式。

注释

天子:皇帝。
徽柔:温和。
德:品德。
神资:神明般的。
鞠育:养育、赋予。
仁:仁爱。
声子室:子嗣之家,指天子的家庭。
去锡:授予。
大任:重大责任。
白日:阳光。
佳城:美好的城市,这里指皇宫。
启:开启。
黄麾:黄色的旗帜。
法杖:象征权力的杖。
升袝礼:古代祭祀仪式,升祔表示神灵升入宗庙。
箫鼓:乐器,用于庆典。
凤台:凤凰台,可能指宫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襄为濮妃祔庙所写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天子(皇帝)崇高的品德和仁爱的赞扬。首句“天子徽柔德”称赞天子的美德温和,次句“神资鞠育仁”进一步强调他的仁慈如同神明般滋养万民。第三句“来归声子室”可能指的是濮妃的去世回归宗室,第四句“去锡大任身”则暗示她虽离世,但曾承担过重要的职责。

后两句描绘了庄重的仪式场景:“白日佳城启”,在阳光照耀下,濮妃的陵墓开启,显示出皇家的尊荣;“黄麾法杖新”,皇帝手持象征权力的黄麾法杖,引领着新的礼仪程序。最后两句“行观升袝礼,箫鼓凤台春”描绘了人们观看盛大葬礼的情景,伴随着音乐和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哀思与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典雅的词汇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崇高的敬意和对皇室礼仪的尊重,体现了宋人对于丧葬礼制的重视和对亡者的深情缅怀。

收录诗词(187)

陈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朱兵部上巳锡宴

禊饮开天苑,英游缀士林。

鹿苹常长养,鱼藻遂浮沈。

和气春台暖,恩波曲水深。

追随方外乐,歌吹梦中音。

忽起江湖兴,久无轩冕心。

莺花应笑我,华发已盈簪。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人生天地间

天无私覆心,地无私载德。

人生天地间,荣辱何相隔。

农者不释耒,朱门列鼎食。

巧妇不下机,公子罗纨饰。

富贵岂劳心,饥寒空努力。

惟有北邙山,冢墓皆荆棘。

形式: 古风

马筱潭报雨

皇祐岁庚寅,阴阳久郁堙。

二时愆雨泽,百物悯膏屯。

谷价方翔踊,民言备苦辛。

原畴无播种,道路有饥贫。

县令忧忘食,斋房退省身。

朝归占甲子,暮出看星辰。

野祀曾徼福,雩坛示礼神。

祈求观古法,询访得龙津。

遣吏蘋蘩洁,斋书肺腑陈。灵泉汲坎■,仙仗下嶙峋。

雷斧潜嗔树,天波忽洒尘。

音官沈鼓吹,市户湿衣巾。

隆应声何速,盘旋志未伸。

经纶惟四日,滂沛即逾旬。

万谷山源发,三农水利均。

趋田多耒耨,入里少刍薪。

苗稼晨争插,坊庸夜不巡。

讴谣兴父老,燕喜集宾亲。

捐瘠苏中壑,生成赋大钧。

邑人勿忘报,世世荷深仁。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中和堂木芙蓉盛开戏呈子瞻

千林寒叶正疏黄,占得珍丛第一芳。

容易便开三百朵,此心应不畏秋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