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京中友人

寒风夜中起,游子朝作客。

河流一尺冰,屋瓦三寸雪。

人言今岁冷,连岁屡觉热。

何事古江南,翻为今塞北。

君把如与鞦,触手冷于铁。

此时山中人,覆絮败毛褐。

欲寄寄莫由,此意共谁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当前寒冷环境的感慨。诗中的“寒风夜中起,游子朝作客”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游子离家远行的孤独与无奈,夜晚的寒风吹拂,预示着旅程的艰辛。接着,“河流一尺冰,屋瓦三寸雪”描绘了冬日严寒的景象,冰封的河流和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屋瓦,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凄凉的氛围。

“人言今岁冷,连岁屡觉热”两句,通过对比往年和今年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气候变化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变化。接下来,“何事古江南,翻为今塞北”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变化感,将江南的温暖与塞北的寒冷相对比,暗含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君把如与鞦,触手冷于铁”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友人所处环境的极端寒冷,仿佛连铁都比不上手的冰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担忧。

最后,“此时山中人,覆絮败毛褐”描述了山中人的生活状态,穿着破旧衣物,面对严寒,生活不易。而“欲寄寄莫由,此意共谁说”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关心之情却无法传递的无奈,以及对友人处境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送王雪渔北上

淮阴所佩剑,不审值何许。

佩剑以钓鱼,于义亦何取。

一日几垂竿,竿竿可几鲤。

乃至捐漂厨,庸以益渔腑。

我取鱼之剑,聊略为渔估。

即非百金资,可易数月黍。

渔也智绝伦,何独昧兹举。

肠饥乞可为,剑去何所仗。

之楚复之汉,渔并仗剑往。

可以负渔竿,踉蹡见刘项。

猝办恐后时,载质先出疆。

王郎不钓鱼,故亦无竿饵。

闻郎所持竿,贯以山中紫。

毫长一寸馀,竿只五寸止。

居则南狎越,行则北声燕。

淮阴剑三尺,郎剑五寸县。

归来报千金,漂母是何人。

封侯剑不取,却取钧竿亲。

形式: 古风

吴季子饷我细腰壶芦石上芝二首(其一)

葫芦老细腰,乃似细腰女。

即令楚宫来,今亦不堪舞。

我闻方外医,庸以盛药丸。

梧子及鱼眼,可容百万千。

老圃畜蔬种,亦够一顷田。

我既丑医帐,亦复少蔬阡。

拟挂于扶老,支吾五岳颠。

心强足不健,终岁掩帐眠。

止取作蒸鹅,聊以谑客涎。

形式: 古风

吴季子饷我细腰壶芦石上芝二首(其二)

芝朵虽不润,芝色坚且古。

根须络拳石,如筋蚀臂股。

络古不复脱,初芽宁藉土。

石色既巳黄,芝紫亦稍妩。

有如意魁梧,状貌乃妇女。

谷城吊老人,泪下潸如雨。

置我笔研间,长与留侯语。

形式: 古风

大寒岭啖新胡桃频婆诸果

天险既巳异,地产应亦殊。

胡桃及平波,朱碧明椒隅。

入夏而徂秋,叶翠尚不渝。

但少鸟与雀,而多嬴与驴。

易水非不迩,滦河不为迂。

但求一寸鳞,如海水猿狙。

遥想燕太子,食客焉得鱼。

以知荆高徒,日嚼羊与猪。

猛风增食肉,嗔愤易睢盱。

慷慨赴秦庭,不复顾其馀。

乃缘谋略短,岂真剑术疏。

舞阳一竖耳,何乃与之俱。

哀哉樊将军,空割一只颅。

国有千乘大,能用王可图。

乃恃五寸铁,为计亦何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