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桥古木为雨所仆戏示阿字

四时停热客,一雨叹离群。

对月全无影,临风那复闻。

根看仍屈曲,叶积故纷纭。

物理此中得,荣枯岂足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溪边古木倒伏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物象变化,表达了对生命循环和自然界规律的深刻思考。

首句“四时停热客”,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四季比作客人,形象地描述了四季更替,炎热消退的情景。接着,“一雨叹离群”则点出一场雨后,树木仿佛失去了同伴,孤独地倒伏在溪边,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对月全无影,临风那复闻”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雨后月光的明亮与风声的消失,突出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冷。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瞬息万变,月影与风声的短暂存在,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根看仍屈曲,叶积故纷纭”描绘了倒伏树木的根部仍然曲折蜿蜒,叶片堆积繁杂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也隐含了生命即使遭遇挫折,其内在本质依然坚韧不拔的主题。

最后,“物理此中得,荣枯岂足云”两句,揭示了自然界中的生与死、荣与枯是宇宙万物普遍遵循的规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哲学的深思。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诗人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在于其内在的规律性和不可逆转性,从而超越了对个体生命短暂的哀叹,达到了对生命意义的更高层次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溪边古木倒伏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哲学的独到见解,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深沉而意味悠长。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英目青

山上曾来往,悄然生道心。

去秋犹有约,此日竟难寻。

草色青还白,溪流浅复深。

伊人不可见,残月想微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悼目青却寄社中

忽闻高士讣,未免一长嗟。

白社人难再,青山日易斜。

此生如可托,何事欲离家。

飒飒秋风起,应怜两鬓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将出岭留别雷峰诸子

一别榕溪寺,萧然独杖藜。

六年林磬渺,千里暮云低。

山水何曾异,乡关各自迷。

夜帆忘所向,恍惚隔溪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留别华首诸子

避乱寻深处,遥空一别难。

昔时相勉句,今日尽须看。

便舫知何去,投人强作欢。

北风吹暮雪,应念石门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