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翻译

曾经记得玉京的繁华景象,那是万里帝王的家。
皇宫中的琼林玉殿,早晨热闹的弦管声,傍晚则是笙琶的旋律。
如今花城已空,显得冷清,春天的梦在胡沙中飘荡。
家乡在哪里,怎能忍受听见羌笛吹响,直到梅花曲终。

注释

玉京:古代对长安(今西安)的美称,这里指北宋都城。
繁华:形容昔日的热闹和昌盛。
琼林玉殿:形容宫殿华丽,用玉装饰。
胡沙:泛指边疆沙漠,这里可能暗指战乱之地。
羌笛: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常见于西北地区。
梅花:古人常以梅花象征高洁,此处可能寓指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皇帝赵佶所作的《眼儿媚》,描绘了他对往昔繁华景象的怀念以及眼前的落寞之感。"玉京曾忆旧繁华"开篇即点出对北宋都城汴京(玉京)昔日辉煌的记忆,那种帝王之家的盛况历历在目。接下来通过"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的描绘,展现出宫廷中日夜不断的音乐盛宴,热闹非凡。

然而,词意急转,"花城人去今萧索"暗示了人事变迁,繁华不再,曾经的花都如今只剩下荒凉与寂寥。"春梦绕胡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追忆和现实中边塞荒漠的无奈,流露出深深的哀愁。最后三句"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听到羌笛吹奏家乡曲调(梅花)时的痛彻心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繁华与衰败的对比,展现了赵佶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动人。

收录诗词(443)

赵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徽宗,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 生卒年: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

相关古诗词

聒龙谣

紫阙苕峣,绀宇邃深,望极绛河清浅。

霜月流天,锁穹隆光满。

水精宫、金锁龙盘,玳瑁帘、玉钩云卷。

动深思,秋籁萧萧,比人世、倍清燕。瑶阶迥。

玉签鸣,渐秘省引水,辘轳声转。

鸡人唱晓,促铜壶银箭。

拂晨光、宫柳烟微,荡瑞色、御炉香散。

从宸游,前后争趋,向金銮殿。

形式: 词牌: 聒龙谣

满庭芳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

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

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

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

灵鳌,擎采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

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

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

从兹庆,都俞赓载,千岁乐昌辰。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

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今年华市灯罗列。

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

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九里松马上作

九里松株不断青,松风上发下泉声。

耳边为爱闻天籁,故约游缰缓缓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