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池上桃花

佳节繁花一树同,不须回首恨东风。

霜华点染秋光好,似惜红颜落镜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重阳节时池边盛开的桃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桃花在霜华点缀下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首句“佳节繁花一树同”,点明了时间是重阳佳节,地点是在池边,而“一树同”则强调了桃花的繁盛与统一,仿佛整个季节都聚焦在这片花海之中。

次句“不须回首恨东风”,转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情感态度。诗人认为,在这美好的时节,无需因春去秋来而感到遗憾或伤感,而是应该珍惜眼前的美景,享受当下。

第三句“霜华点染秋光好”,进一步描绘了桃花在霜华的映衬下更加鲜艳夺目的景象。这里的“霜华”不仅指自然界的霜冻,也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但它们却为秋天的景色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使得秋光更加迷人。

最后一句“似惜红颜落镜中”,将桃花比作“红颜”,形象地表现了桃花的娇艳与短暂。诗人似乎在说,这些美丽的花朵就像美人一样,虽然美丽却难以长久保存,只能在镜子中留下瞬间的影像。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蕴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15)

郑学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字:承孟
  • 籍贯:广东顺德

相关古诗词

龙潭夜泛

太虚不著片云飞,海色溶溶漾月辉。

露裛芦花珠欲滴,两涯清影送船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城南书感似以典侄二首(其一)

世事回看尽惘然,城南风物最堪怜。

疏钟晓寺曾灯火,屈指于今是几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城南书感似以典侄二首(其二)

竹床茶灶上方连,綵笔曾经梦里传。

结客此时多意气,閒花题遍寺门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别情二首(其一)

梦里相携梦后非,别情垂老更依依。

离魂好似三秋雁,夜向天涯一度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