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辞哀陈烈妇

东海有精卫,衔石填海死。

海枯石复烂,此恨何时已。

天目山崩王气消,北风夜退钱塘潮。

崖山新称行在所,万里兵尘涨九霄。

南海有烈妇,能守陵母节。

泪血满衣裾,泣与儿决别。

万古纲常日月明,尔当尽忠吾尽节。

黄木湾头风雨来,扶胥海口浪如雷。

此时孤愤同精卫,一堕沧溟竟不回。

沧溟之深有时竭,烈妇之名应不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两个历史典故,精卫填海和陈烈妇守节,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以及对忠贞节操的推崇。

首先,诗人以“东海有精卫,衔石填海死”开篇,借精卫鸟衔石填海的故事,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精卫鸟虽死,但其填海的壮举却永载史册,寓意着即使面对看似不可能克服的困难,也应持之以恒,直至成功。接着,“海枯石复烂,此恨何时已”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的永恒性,即使海枯石烂,精卫填海的壮举也不会被遗忘。

随后,诗人转向另一个故事——陈烈妇守节。通过“天目山崩王气消,北风夜退钱塘潮”,描绘了历史变迁的场景,暗示陈烈妇所处时代的动荡。尽管时代更迭,陈烈妇依然坚守自己的节操,她的行为如同“崖山新称行在所,万里兵尘涨九霄”中所描述的那样,展现了在极端环境下坚持原则的勇气。

紧接着,诗人又引入了“南海有烈妇,能守陵母节”的叙述,将陈烈妇与精卫鸟并列,强调了她们在不同情境下展现出的相同品质:忠贞与牺牲。陈烈妇的泪水与决别,象征着她为维护纲常伦理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而“万古纲常日月明,尔当尽忠吾尽节”则表达了对这种高尚道德的赞美。

最后,诗人以“黄木湾头风雨来,扶胥海口浪如雷”描绘了陈烈妇所面临的艰难环境,与精卫填海的自然景观形成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她们所面对挑战的严峻性。然而,即便如此,陈烈妇的“孤愤”如同精卫填海一般,最终“一堕沧溟竟不回”,即她选择以生命捍卫自己的信念,其精神如同大海一样深邃且不可磨灭。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精卫填海和陈烈妇守节两种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忠贞节操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洸口

哀洸口,天为愁,海风吹鬓寒飕飕。

五羊城头天狗堕,南汉伯气应全收。

天吴海鲸恣吞噬,漠漠妖氛遍南裔。

皇风闻已畅中原,岭海疮痍待湔洗。

禹馀宫使输忠言,主聪不悟诚堪怜。

舟师甫自屯洸口,此身已殒谮人手。

至今山下有遗祠,日色惨淡行人悲。

形式: 古风

战韶阳

战韶阳,日光薄,朔风南来撼山岳。

梅关已碎淩江枯,斗大孤城竟谁托。

寒芒烛地狼星光,边声彻夜交锋铓。

老奴潜缒城竟覆,残兵散走如群羊。

虎头将军面如铁,义胆忠肝逾激烈。

仓惶巷战接短兵,三尺龙泉耀霜雪。

誓战死,无偷生,竟死不辱勤王名。

崖山猛士多如雨,谁似韶阳战有声。

形式: 古风

孤雌吟

有鸟有鸟心最灵,雌雄终日相和鸣。

同哺黄口雏,羽毛犹未成。

一旦雄且死,雏亦不复生。

孤雌绕林号,闻者涕欲零。

彼枭竟何为,侧目思相陵。

谁知孤雌心,宁死不辱贞。

彼枭倏远逝,安栖了无惊。

更有张门何节妇,空闺只影守孤灯。

形式: 古风

孝节行

金石有销毁,孝节宁容亏。

妾为何家女,二亲蚤背违。

一从归李门,抚育恩最慈。

老姑偶罹疾,药石弗能治。

饮泣吁彼苍,刲股炼为糜。

糜进疾幸瘳,窃庆获所依。

爰念合卺日,年纪甫及笄。

上堂奉翁姑,入室哺婴儿。

春秋洁蘋藻,旦暮治枲丝。

女红分所专,中馈乃其宜。

无何失所天,凄恻空泪垂。

寒风吹短发,茕茕守空帷。

矢心若皎日,匪石可转移。

官府备咨访,上达九重知。

有诏下旌表,束帛加赐遗。

恩宠匪徒锡,无乃重民彝。

乡邦耆彦嘉孝节,纪述应有琼琚辞。

乌头双表虽已摧,至今令誉恒昭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