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偶书

我生行年四十五,去年失恃今何怙。

四人兄弟一人在,敢叹零丁与孤苦。

家贫无田惟有书,读书未遇将何如。

不农不商又不禄,百事无成生计疏。

大儿痴顽无好习,见人懒作低头揖。

小儿学语未分明,近始扶床能独立。

山妻抱儿认父面,愿汝父子长相见。

但令骨肉在眼前,到老不嫌贫与贱。

纫穿补绽无时息,昼纺绵花连夜绩。

食指衣身累转多,头焦鬓秃空啾唧。

婢较初来过半长,手拙未解调羹汤。

学攻针线更迟钝,两日一裤缝三行。

苍头入门懒无匹,面垢脚朘常菜色。

使令内外岂云无,自然不得分毫力。

破屋数间如玉川,床头旧物馀青毡。

愁来就枕且醉眠,万事得失皆由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生活的艰辛与希望,充满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以朴实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生活困境中的坚韧与乐观。

首句“我生行年四十五”,开篇即透露出一种岁月的沧桑感,暗示着诗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接着,“去年失恃今何怙”一句,表达了失去母亲后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流露出对父亲的依赖之情。“四人兄弟一人在,敢叹零丁与孤苦”则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扶持,尽管生活困顿,但彼此之间的情感支持成为他们面对困难的力量源泉。

“家贫无田惟有书,读书未遇将何如”两句,既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在贫困中寻求出路的无奈。接下来,“不农不商又不禄,百事无成生计疏”则进一步描绘了家庭成员各自尝试不同的生存方式,却均未能取得成功,生活依然艰难。

诗中通过描述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如“大儿痴顽无好习,见人懒作低头揖。小儿学语未分明,近始扶床能独立”,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日常片段,既有对孩子们成长的喜悦,也有对教育引导的忧虑。尤其是“山妻抱儿认父面,愿汝父子长相见。但令骨肉在眼前,到老不嫌贫与贱”几句,深情地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亲情的珍视。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对家庭成员劳作的描写,“纫穿补绽无时息,昼纺绵花连夜绩”、“愁来就枕且醉眠,万事得失皆由天”等句子,既展现了家庭成员们为了维持生计而不懈努力的艰辛,也流露出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智慧与豁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家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普通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以及对亲情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蜡月十日大雪有怀去年在会诸友时临清已死

去年西郊三日雪,故人满眼情欢悦。

相邀不愧竹兜寒,酒后酣歌耳还热。

今年西郊雪又飞,故人故人胡不归。

公冶缧绁竟何罪,蓝关去马音书稀。

临清官閒陶谢流,造物乃与人为仇。

延陵欲挂树头剑,不知何处寻荒丘。

此时尽为丰年喜,我思故人愁未已。

忍向今年说去年,未必明年更何似。

形式: 古风

何如野老住深村二首(其一)

伊喔寒鸡啼未了,人在霜天待天晓。

仪礼喧呼已唱名,犹怪朝官来不早。

马上公卿兀残梦,手冷青丝无力控。

酒醒未得半夜眠,又被纱笼催走动。

何如野老住深村,日高丈五犹闭门。

形式: 古风

何如野老住深村二首(其二)

此行敢谓儒冠误,进步青云登仕路。

不投光范一封书,底用蓬莱三献赋。

鸡鸣待诏留金马,日仄拜辞丹陛下。

独持使节瘴乡来,性命鸿毛身土苴。

何如野老住深村,一生不识州县门。

形式: 古风

挹翠楼为周彦章

元龙豪气高百尺,眼界只嫌平地窄。

小楼窗户出林开,面对好山如好客。

好山可望不可招,或若有意来相朝。

世间万事迹易扫,惟有山色无时消。

蓬莱之股畴割左,似是天边落星堕。

偶然唤作大小金,十二峰头青朵朵。

楼中看山无厌时,阴晴朝暮总相宜。

何须他求赋挹翠,倚阑满目无声诗。

几家有楼能看山,有楼无人如我閒。

山外看山山更好,反胜俗子居山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