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翻译

采集花草的姑娘巳经无踪无影,我也顿时失去游山玩水的心情。流落异乡总是以写诗诉说愁苦,那有心思细细欣赏春天的光景。
去年的燕子已飞向辽远的南方,今年的燕子该落在谁家的梁栋?暮春三月不要听那夜间的风雨,雨声不催花开,但见遍地落红。

注释

采芳人:指游春采花的女子。
杳:没有踪迹。
顿觉:顿时觉得。
游情:游玩的心情。
草草:草率。
燕子:词人自喻。
天涯:形容很远的地方。
谁家:何处。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张炎的《清平乐·其一》,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著称。诗中的“采芳人杳”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淡雅而又有些许神秘的氛围,"杳"字更增添了几分空灵之感,仿佛在一个未知的世界里寻觅着什么。

紧接着,“顿觉游情少”,诗人通过对比,表达出一种游子对故土的思念与不舍。这种突然的感觉转换,让人读来感到有一种深沉的情感波动。

“客里看春多草草”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景色,更隐喻着诗人的寂寞与孤独,远在他乡,看到繁盛的春意,却只能徒增凄凉。

"总被诗愁分了"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他将自己的忧愁寄托于诗词之中,这些诗愁如同一把无形的刀,切割着他的心灵。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两句,则是对时光流逝和变迁的感慨。燕子的迁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更象征着人世间的无常与不定,诗人的情感因此而更加复杂。

最后,“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一句,通过对夜雨的描述,以及“如今不是催花”的叹息,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久留的无奈与感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是一篇情感丰富、意蕴深长的佳作。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题处梅家藏所南翁画兰

黑云飞起。夜月啼湘鬼。魂返灵根无二纸。

千古不随流水。香心淡染清华。似花还似非花。

要与闲梅相处,孤山山下人家。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题倦耕图

一犁初卸。息影斜阳下。角上汉书何不挂。

老子近来慵跨。烟村草树离离。卧看流水忘归。

莫饮山中清味,怕教洗耳人知。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过吴见屠存博近诗,有怀其人

五湖一叶。风浪何时歇。醉里不知花影别。

依旧空山明月。夜深鹤怨归迟。此时那处堪归。

门外一株杨柳,折来多少相思。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赠处梅

暗香千树。结屋中间住。明月一方流水护。

梦入梨云深处。清冰隔断尘埃。无人踏碎苍苔。

一似逋仙归后,吟诗不下山来。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