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十景(其六)三江雪浪

海门烟雾深,忽见秋涛起。

欲折扶桑枝,乘潮去万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景图。"海门烟雾深",开篇以迷蒙的海面和浓厚的雾气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广阔的氛围。接着,"忽见秋涛起",诗人突然捕捉到秋日海浪翻滚的景象,犹如从静谧中陡然生出的动态画面,富有戏剧性。

"欲折扶桑枝",诗人想象自己要摘取神话中的扶桑树之枝,寓意着寻求远方或超越现实的愿望。扶桑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东方极日的象征,与海浪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最后两句"乘潮去万里",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乘着海浪远行的决心,万里之遥,显示出其豪情壮志和无畏的冒险精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对自由探索的渴望。

收录诗词(1214)

佘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洲十景(其七)榕阴连陌

积翠尽阴阴,风吹十里响。

上栖白鹭群,下映青苔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养]韵

三洲十景(其八)涧水流花

淙淙涧里水,不啻鸭头绿。

有时流落花,疑是桃源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沃]韵

三洲十景(其九)平畴三塔

宝塔镇东方,亭亭三鸑鷟。

云中挂暮蟾,海上射朝旭。

形式: 五言绝句

三洲十景(其十)芳树孤台

嘉树郁成阴,孤台眺苍莽。

长笑似苏门,白云自来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