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贺监税齐都

温诏封芝出帝居,秘曹星秩示优除。

舜庭已茂三年绩,魏谤初销一箧书。

丹地拾遗思汲黯,中宸批草待相如。

前期雀厦无因恋,归从清尘六尺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温和的诏书从皇帝的居所发出,机密部门的官员因表现出色而被提升。
在舜的殿堂上,他已显现出三年来的显著成绩,魏国的诽谤言论也被一箱书籍所平息。
他在丹青之地捡起遗漏,如同汲黯般深思熟虑,期待着皇上的批示如同相如的才情。
对于之前的高位,他没有留恋,选择回归,乘坐着六尺小车,融入清廉的生活。

注释

温诏:温和的诏书。
芝:象征吉祥。
帝居:皇帝的住所。
秘曹:机密部门。
星秩:官职等级。
优除:优秀提拔。
舜庭:象征贤明的朝廷。
魏谤:来自魏国的诽谤。
一箧书:一箱书籍,比喻全部证据或批评。
丹地:朝廷或皇宫的代称。
拾遗:发现并弥补遗漏。
思汲黯:像汲黯一样深思。
中宸:皇帝。
批草:批示文件。
前期雀厦:过去的高位。
无因恋:没有留恋。
清尘:清廉的生活。
六尺舆:简朴的小车。

鉴赏

这首诗歌颂的是古代官员在任职期间的政绩和品德。开篇“温诏封芝出帝居,秘曹星秩示优除”描绘了皇帝对有功之臣的封赏与提拔,展现了君主对忠良的认可与褒奖。“舜庭已茂三年绩,魏谤初销一箧书”则透露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吏,在任职三年的时间里政绩斐然,同时也处理了一些积压的案件,显示出其清廉公正的一面。

“丹地拾遗思汲黯,中宸批草待相如”中的“丹地”可能指的是官府之地,“拾遗”意在整理遗漏之事,“思汲黯”则是对古人汲黯的怀念,而“中宸批草待相如”则表明诗人在处理文书时严谨细致,期待着像古代贤相一样的辅佐。

后半首“前期雀厦无因恋,归从清尘六尺舆”中,“前期雀厦”可能是指官舍或书房,而“无因恋”则表达了诗人无牵挂地离开前任职所的态度。“归从清尘六尺舆”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到简朴生活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涯的回顾和个人品德的展示,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廉、为官有道的追求,以及对古代圣哲理想的向往。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佛岭

凤谷掩西岭,鹫宫联四陬。

山晴岩独雾,林暑涧常秋。

风御疏清磬,云柯抱晚楼。

琼芝遍诸崦,岁暮傥来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初至洛阳府廨有东楼曲沼之胜时春色已过园林寂寞晚坐楼上作

登临何处恨春残,楼上池边夕照间。

非意野云遮倦目,无情空水鉴衰颜。

青溪久负幽人约,白发初辞宰相班。

才与不才何足辨,此心都拟付庄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初春夙兴

戍城官柝应营笳,愁枕无眠感曙鸦。

料峭风头犹助冻,苍凉天角欲成霞。

离离弈局残星坠,脉脉刀环片月斜。

尚喜初年轻病骨,半簪蓬影况苍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初憩河阳郡斋三首(其三)

郊圃连官圃,秋阴半岁阴。

乱流横掠野,残日倒穿林。

雪拥承簪发,丹藏恋阙心。

思归谁作引,从古怨瑶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