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堂咫尺有神仙,翠箔笼春信不传。
日暮相思云树杳,一泓秋水月娟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卷。"玉堂咫尺有神仙,翠箔笼春信不传",诗人以“玉堂”象征高雅与神圣,仿佛仙境近在咫尺,却因“翠箔”(绿色的帘子)遮挡,春天的信息无法传递,营造出一种虽近却远、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日暮相思云树杳",黄昏时分,思念之情如同远处的树木般模糊不清,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一泓秋水月娟娟",通过描绘秋水与明月的和谐之美,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不详
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自号瀛洲洲客、,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妆阁开奁对晓寒,菱菱影里雪团团。
素鸾舞罢却飞去,留得芳容正面看。
重重椒萼护轻寒,不放春心一点閒。
可是花房芳信晚,故应缄密待春还。
土脉阳和气候新,花房微露一分春。
想应未识东君面,犹自含羞效浅颦。
暖入南枝气未匀,笑含芳意待馀馨。
相看绝似瑶台夜,斜掩重门认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