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益府裴录事

忽忽岁云暮,相望限风烟。

长歌欲对酒,危坐遂停弦。

停弦变霜露,对酒怀朋故。

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鸿度何时还,桂晚不同攀。

浮云映丹壑,明月满青山。

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

耿耿离忧积,空令星鬓侵。

形式: 古风

翻译

时光匆匆一年又将过去,相望之间却被风烟阻隔。
想放声高歌配以美酒,却只能端坐让琴弦暂停。
琴声停下霜露降临,举杯怀念远方的朋友。
早晨看着月亮中的桂花,傍晚又听见大雁飞过。
大雁何时才能归来,月夜桂花我们无法共攀。
浮云映照着红色的山谷,明亮的月光照亮青翠的山岭。
青山云雾缭绕路途遥远,红色山谷月光如临。
心中忧愁堆积,只能任凭白发渐生。

注释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快,恍惚之间。
岁云暮:一年将尽。
相望:互相遥望,指思念对方。
限风烟:被风烟阻隔,比喻距离遥远或障碍重重。
长歌:放声高歌。
危坐:端正地坐着。
停弦:停止弹奏琴弦,这里指暂停音乐活动。
朋故:朋友和旧识。
桂蟾:月亮的代称,因传说月中有桂树和蟾蜍。
鸿雁:古代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之情。
浮云:飘浮的云,常用来比喻短暂的事物或难以捉摸的情况。
丹壑:红色的山谷,这里形容美丽的景色。
明月:明亮的月亮。
青山:青翠的山岭,象征永恒或美好。
云路深:云雾缭绕的山路,形容路途遥远。
月华:月光。
耿耿:形容心情不安,忧虑的样子。
星鬓:形容两鬓斑白,如星星点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名为《赠益府裴录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忽忽岁云暮,相望限风烟。" 这两句描绘出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情景。岁月匆匆,人们之间的交往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里的“风烟”给人的感觉是遥不可及。

"长歌欲对酒,危坐遂停弦。" 诗人想要借助音乐和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最终却只是停下了手中的琴弦。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停弦变霜露,对酒怀朋故。" 琴弦停止后,诗人的思绪转到了昔日的朋友和旧事上,这里的“霜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心中的凉意。

接下来的几句“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鸿度何时还,桂晚不同攀。”描述了诗人日夜思念远方朋友的心情。桂花在古代常象征着高洁和友谊,而鸿雁则是传递信息的使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

"浮云映丹壑,明月满青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的画面,浮动的云朵掩映在红色的山谷之中,明亮的月光洒满了青翠的山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淡泊。

"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 这里继续描绘山峦与云雾、山谷与月光之间的交织,给人一种遥远却又接近自然的心情体验。

最后两句“耿耿离忧积,空令星鬓侵。”则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积累起来的忧愁,以及这种忧愁如何像星辰一样深入内心。这里的“星鬓”指的是夜晚的繁星,它们似乎也在无声地述说着诗人的哀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以及他对于友谊深切的眷恋。

收录诗词(105)

卢照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字:升之
  • 号:为“初唐四杰”
  • 籍贯: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相关古诗词

中和乐九章.歌中宫第五

祥游沙麓,庆洽瑶衣。黄云昼聚,白气宵飞。

居中履正,禀和体微。仪刑赤县,演教椒闱。

陶钧万国,丹青四妃。河洲在咏,风化攸归。

形式: 四言诗 押[微]韵

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群龙在职,振鹭盈朝。

丰金辉首,佩玉鸣腰。青蒲翼翼,丹地翘翘。

歌云佐汉,捧日匡尧。天工人代,邈邈昭昭。

形式: 四言诗 押[萧]韵

中和乐九章.歌东军第三

遐哉庙略,赫矣台臣。横戈碣石,倚剑浮津。

风丘拂箨,日域清尘。岛夷复祀,龙伯来宾。

休兵宇县,献馘天闉。旆海凯入,耀辉震震。

形式: 四言诗

中和乐九章.歌明堂第二

穆穆圣皇,雍雍明堂。左平右墄,上圆下方。

调均风雨,制度阴阳。四窗八达,五室九房。

南通夏火,西瞰秋霜。天子临御,万玉锵锵。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