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题白华夫人墨兰遗册

纫佩无由到澧湘。画眉窗下细评量。

纤纤腕底自芬芳。

仙种料非怀梦草,墨花岂是返魂香。

教人辗转思茫茫。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题白华夫人墨兰遗册》由清代诗人沈芳所作,通过对墨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兰花的深情赞美与深沉思考。

首先,“纫佩无由到澧湘”,以“纫佩”比喻兰花的珍贵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兰花难以得见的遗憾之情。“澧湘”则借指兰花生长之地,暗含了对兰花自然生长环境的向往与怀念。

接着,“画眉窗下细评量”,将兰花置于画眉窗下,通过细致的观察与品评,进一步凸显了兰花的高雅与独特。这里不仅描绘了兰花的形态美,更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欣赏。

“纤纤腕底自芬芳”,以“纤纤腕底”比喻兰花在诗人心中的位置,强调了兰花的香气源自内心深处的感悟与情感。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兰花与诗人之间心灵上的共鸣与契合。

“仙种料非怀梦草,墨花岂是返魂香”,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兰花与传说中的“怀梦草”和“返魂香”进行比较,突出了兰花的独特与超凡脱俗。诗人认为兰花并非虚构之物,而是真实存在于世间的美好象征,表达了对兰花自然之美的肯定与赞美。

最后,“教人辗转思茫茫”,以“辗转思”描绘了读者或诗人对兰花的深深思考与回味,以及由此引发的无限遐想。这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歌艺术的魅力,即通过简洁的语言激发读者的想象与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浣溪沙·题白华夫人墨兰遗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兰花的美丽与高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深刻的思考。

收录诗词(12)

沈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亭怨慢.秋柳

断魂处,冷烟疏雨。远岸斜桥,乱垂残缕。

漫说风流,可怜不是旧张绪。

春前曾记,向镜里、描眉妩。

换了好繁华,更瘦减、腰支难舞。秋暮。

剩残蝉留恋,叶底抱吟凄楚。

莺梭燕剪,恨抛却、青青都去。

最怕听、唱彻阳关,又勾起、离愁如许。

过几点芦花,休认长条飞絮。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东风第一枝.送春

玉笛临风,金杯醉雨,愔愔绿暗芳树。

梦中犹觅,春痕病起,又添别绪。

莺留蝶恋,只杜宇、催他归去。

望小桥,一片伤心,细草远连南浦。

频搦管、自抄近句,恐洒泪、向时游处。

采兰且待明年,折柳定难少住。

月楼花馆,算尽是、短长亭路。

怅美景,来往匆匆,可惜等闲虚度。

形式: 词牌: 东风第一枝

绿意.春草

浓连水色,弄嫩晴,苒苒青遍南陌。

别去王孙,愁满天涯,细雨又逢寒食。

销魂最是汀洲路,有翠袖、蘼芜同拾。

记送行、此地曾经古道,尚嘶金勒。

珍重,登楼望远,乱红点缀处,还衬游屐。

斗罢纤纤,小巷人归,但见烟痕狼藉。

馀香不断,斜阳瘦影,几度蝶寻蜂觅。

想昼间、梦绕池塘,好试谢家吟笔。

形式: 词牌: 疏影

齐天乐.送秋露词人北上

临歧方悔相逢晚,新愁满怀难诉。

倦抚瑶琴,闲拈象管,怕唱一声南浦。江空岁暮。

看落叶荒村,乱山无数。

正恨无聊,片帆偏又载人去。

迢迢故乡渐远,对泥林草屋,应念朱户。

梦绕孤灯,寒欺客帽,休更听风听雨。离情最苦。

问甚日归来,咏花同步。欲寄鸾笺,雁声沉宿雾。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