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画卷

石田老人写生手,都从观物心中来。

不须更作体物语,要使花开花便开。

化工画笔只毫发,惧泄天机不令发。

红红紫紫数十枝,已具春秋四时法。

国宾神交能此翁,小亭燕坐无言中。

池鱼庭草各形色,抚卷一笑披光风。

二泉道人不识画,随处看花付清话。

题诗漫欲为花评,秋草菲菲满江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石田画卷》。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田老人的绘画艺术,以及其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诗中首先赞美了石田老人的写生技巧,指出他的画作皆源自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感悟。接着,邵宝强调了石田老人在创作时的独特之处——无需刻意描述物体的细节,而是通过微妙的笔触,传达出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韵律。他巧妙地运用色彩,如红紫相间,不仅展现了四季更迭之美,也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进一步,邵宝通过描绘国宾与石田老人在小亭中的交流场景,展现了艺术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画面。池塘里的鱼儿、庭院中的花草,以及周围的景致,都被细腻地捕捉并融入画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邵宝在这里使用“抚卷一笑披光风”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物在欣赏画作时的愉悦心情,仿佛与自然界的美好融为一体。

最后,邵宝提到二泉道人虽不谙画技,却也能从石田老人的画作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并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这表明石田老人的画作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深层次的情感共鸣。邵宝通过“题诗漫欲为花评,秋草菲菲满江介”这一句,表达了对石田老人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艺术作品超越语言和形式,能够触及人心深处的力量。

综上所述,《石田画卷》不仅是一首对石田老人绘画艺术的赞美诗,也是对自然美、艺术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颂歌。邵宝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艺术与自然、人文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艺术作品在人们心灵世界中的独特价值。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华司勋汝和

瑚琏之器华司勋,十年远别长思君。

留都典籍国与立,目睹成宪恢前闻。

司勋家世故有文,台阁省寺联清芬。

民曹两考两书最,馀兴却忆江东云。

自公退食弦南薰,秦淮坐对波沄沄。

神仙中人在图画,回首世路徒纷纭。

胡为异境复此分,蓬莱有径瀛无濆。

我怀畴昔一洒泪,吟倚楚天终夕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王宣溪先世铁拄杖歌奉次西涯先生韵

采诗先生笔如铁,铁作拄杖如持节。

楚江东西往复还,老兴相追几年月。

击之不折镕不流,化为何物今何州。

上摩星辰下入水,未到周南应未休。

遗名在世收不去,时复精光照烟雾。

宣溪笑和涯翁歌,歌向庐山最高处。

我来为尔意独存,行歌再过宣溪门。

杖兮杖兮谁可问,望断天涯云满身。

形式: 古风

为许昌言员外题画

两峰先生癖山水,游遍江南犹未已。

偶披此画爱郭熙,一段风烟在屏几。

澄湖东流中有梁,转盻却似孤山傍。

长松落落滴空翠,草满幽径含春香。

渔舟往来日西夕,自爱閒身共泉石。

沧浪歌罢海月高,欲起逋仙问畴昔。

千峰万峰深复深,白云出入元无心。

鸿飞冥冥鹤渺渺,岁岁东风花满林。

先生有怀极驰骛,瓣香每吊精忠墓。

小车山北还山南,东将入海随烟雾。

胸中丘壑眼中人,坡翁以后多风尘。

冷泉亭上一杯酒,公与湖山谁主宾。

形式: 古风

次杨仪部韵题陆章丘卷

信州分司方晓起,忽闻客报惊我耳。

江边揖罢始知君,何不先驰书一纸。

与君登第俱少年,俯仰于今几星纪。

中间往往见文章,出入韩苏窃钦企。

君才磊落滞州县,上书再至长安邸。

也知造物能戏人,拂袖归欤卧乡里。

登临到处兴不穷,手向林园植桐梓。

古人固有神仙流,今人如君亦其比。

不然落笔对宾客,挥霍风云乃如此。

寒冰玉壶秋在悬,鼎腹笑杀彭亨豕。

等閒解摈不足作,聊复群游向吴市。

酒酣拔剑思益豪,望入湖天极茫瀰。

功名有地重弹冠,富贵无人轻脱屣。

大江西南五老峰,万年青落鄱阳水。

山中尘远多神仙,闻君欲来招更傒。

载赓李白香炉篇,肯后前人作山耻。

余官兼领白鹿洞,台石琼瑶席云绮。

停车一坐数十日,跫然空谷欣闻履。

留君同游君不住,为君作歌歌浩矣。

形式: 古风